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季冰:G20是中美峰會

http://www.CRNTT.com   2009-04-03 06:17:34  


胡錦濤同美國總統奧巴馬4月1日在倫敦舉行首次會晤
  中評社北京4月3日訊/儘管英國首相布朗一再表示,本次峰會的東道主將對所有20國與會領導人一視同仁,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G20的真正主角是G2;只要中美兩個舉足輕重而又高度互補的大經濟體不相互拆台,達成比較良好的共識和默契,在今後採取協調配合的政策,確保金融危機不繼續蔓延和深化,制止世界經濟惡化的目標,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但是,如果漏洞百出的國際金融體系不得到迅速的改革和重整,如果中國和美國各自身上存在的截然相反但都極不合理的經濟結構不得到及時的扭轉和調整,那麼,世界將在一種虛假的繁榮中無望地迎接注定無法逃脫的下一場更大的經濟危機。鄭州大河網日前登載資深評論員陳季冰文章“G20是中美峰會”如是說。全文如下:
 
  在G20峰會即將於歐洲邊陲的那個曾經無限輝煌的島國開幕之際,來自海峽對面大陸東部國家的呼救聲卻反而越來越不受重視。原因並不是東歐已經從危機中擺脫出來,而在於經過大半年的觀察和爭論,人們對這場汹湧襲來的全球金融危機的機理及其背後所呈現的世界經濟一環套一環的相互依存關係的認識也日益加深。

  一兩個月以前,許多觀察者緊張地注視著岌岌可危的東歐經濟局勢,並悲觀地預言它將是破壞力更強的“第二波金融危機”的導火索。但這種看法顯然誇大其辭了,倒不是我抱持多麼樂觀的態度。儘管近年來東歐保持了相當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但它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額依然是十分有限的。必須看到的一點是:目前世界經濟的重心在太平洋,而歐洲經濟的重心則仍在西部。最悲觀地看,即便整個東歐經濟陷入全面崩潰,它又能對世界經濟的整體格局產生多大的衝擊作用呢?

  因此,以德國為代表的西歐主要經濟體斷然拒絕以政府財政挽救東歐危局,是非常明智的。許多評論家用“大難臨頭各自飛”來揶揄西歐發達國家的自私自利,我認為並無道理。因為如果東歐危機真的會給全球經濟帶來滅頂之災的話,最大的威脅並不在於東歐本身,而在於它“成功地”將龐大的歐元區一起拖入泥潭。一旦出現那樣的情況,結果還真的不好說了。相信這才是默克爾和薩科奇等西歐領導人如此狠心的考量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