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實用主義使G20發出理性和希望之光

http://www.CRNTT.com   2009-04-03 07:21:24  


G20倫敦峰會領導人集體合影
  中評社北京4月3日訊/舉世矚目的G20倫敦峰會於4月2日倫敦時間下午3點25分落下帷幕,一場白熱化的“利他主義”與“利已主義”的爭執也暫告平息,所謂的“新全球契約”這樣宏大的理想主義排場並沒有出現,反而是諸位領袖在權衡了何事能真正做到、何事暫且難以實現的“實用主義”思維下,終於達成了一攬子共識,給戰勝這場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傳遞去了信心和希望。

  縱覽20國集團倫敦峰會成果,我們可以把成果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G20平台上的雙邊成果,第二類則是來自於G20本身議程上的集體共識。

  其中第一類成果可謂精彩紛呈,代表作有俄美兩位“60後”領袖相見歡,雙方達成削減核武器的協議,標誌著新一輪全球性和平主義運動的來臨;還有被外界視為“重頭戲”的中美元首會晤,雙方達成了以國家元首特使身份定調的舉行更高層次戰略和經濟對話機制的協議,昭示了當前眾人期待的“中美共治”前景下,雙方攜手應對全球經濟和安全問題的決心和勇氣;更有一個出乎意料的成果是,在G20平台上,中法實現了元首會晤,法方向中方重申了對涉華敏感問題上的堅定立場,從而拆除了阻擋在中法關係上的障礙,使兩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能更方便地探討金融危機帶來的重要問題。

  而第二類成果看似零散,但卻具有實用性,並且為進一步推動G20機制的進行,鋪下了承前啟後的前進路線。G20集團成員國承諾深化現有的經濟刺激措施,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出更強有力的刺激政策,給陷入衰退的全球經濟發出了積極的信號。在打擊擾亂金融秩序的所謂“避稅天堂”的議題上,由於東道主英國對“避稅天堂”之一的列支敦士登積極開展勸說工作,使這一議題變得更具有可操作性。為挽救受金融危機打擊的“外圍國家”免於國家破產的境地,G20成員國承諾將積極回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擴資”的呼籲。“擴資”引發的國際金融話語權改革問題也將在G20倫敦峰會精神下,在IMF體制框架內進一步得到落實。由於峰會對法方和德方提出的建立全球性金融監管機構的提議進行了廣泛的可行性探討,使之前薩科齊“退出”峰會的威脅化為無影,也給此議題列入下半年有可能再次舉行的G20峰會議程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顯然,在實用主義的精神下,英美與法德之間有可能爆發的“意見”對峙得到技術性化解,新興市場國家與美國之間就“貨幣戰爭”之類敏感議題也得到技術性回避。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