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台灣青年政治態度與趨向

http://www.CRNTT.com   2021-12-26 00:02:23  


 
  (二)影響島內輿論走向

  一是深化網絡政治參與影響力。台灣青年屬於“網絡世代”,更傾向於藉助網絡終端、社交網絡平台、虛擬社區等方式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進行多元化的政治參與,同時也是網絡話語權的主導群體之一。利用網絡媒體傳輸信息速度快、範圍廣、頻次高、即時性與便捷性強的特點,不僅提高參政的組織水平與政治動員能力,也提高網絡對於輿論導向的引導能力。

  二是青年抱有不切實際的政治幻想。台灣青年的政治思想與意識形態尚不固定,處於易變、易感時期,認識政治問題較易偏激、稚嫩,容易被操弄,也容易被政治力量利用。目前的台灣青年就對民進黨當局、美日干預力量以及台灣在中美關係中的定位選擇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從民調顯示,青年群體會輕信民進黨當局“為台抗中”的假象,相信美國會保障台灣的“政治安全”,甚至認為“危機生新機”,台灣能在中美全面戰略對抗中獲利,這加劇了社會錯誤信號的傳輸。

  三是青年容易受到網絡輿論影響。青年能夠利用網絡參政也容易依賴網絡被其左右思想。美國很早就注重利用網絡輸出“民主價值”,對其他國家或地區進行輿論影響與塑造。近來年,民進黨也加強擴大“網絡戰隊”能力,被曝利用執政資源豢養大量“網軍”。建制性“網軍”會通過受眾群體搜索與閱覽習慣,定制性推送帶有意識形態影響目的的新聞資訊。青年群體獲取資訊的途徑主要通過網絡,也最容易被影響。

  (三)對兩岸關係及大陸對台工作產生雙向影響

  一是經濟利好轉化為認同互信依然存在很大難度。台灣青年世代在兩岸關係上有一種“分手但不絕交”的態度傾向,支持兩岸經濟與文化層面的交流互動,但對於兩岸政治互信與認同的建立保持審慎的態度。即便台灣青年對大陸的評價在轉好但卻沒有加深親近感,尤其是在身份認同問題上更多表現出疏離。台灣青年世代能夠肯定中國大陸經濟上的成就和發展前景,卻又對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軍事崛起持消極防備態度。對於大陸向台灣釋出的經濟利好政策,一方面台灣青年多處於求學或初入職場不屬於直接獲取受益較多的群體;另一方面,台灣青年世代將經濟與政治分離看待,使經濟的政治效應被削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