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智庫:閩台產業融合發展 從哪裡切入?

http://www.CRNTT.com   2020-11-11 00:04:57  


 
  福建擁有著先天的文化歷史優勢,在打造“閩南文化、船政文化、創意文化、媽祖文化”等的過程中,完全可以吸收台灣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經驗,將上述融入第三產業的發展中,以此文化創意拓展傳統產業的發展空間,創造新的經濟亮點。

  2、生物醫藥產業融合對接前景。自1995年台灣當局通過“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後,台灣生物科技產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2009年4月台灣陸續推動了“六大新興產業行動方案”,包括了醫療設備產業及製藥等生物科技產業,加上近年來留學自歐美著名生物科技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回歸,台灣生物科技產業進步明顯,多種高新技術和新藥進入了臨床實驗階段,2019年相關產業營業額約近新台幣5千億元,預期新藥產業2030年營業收入能實現新台幣1萬億元的目標。

  生物醫藥行業是福建的支柱產業,福建也將此作為有前景的重要產業進行發展,先後成立多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吸引生物醫藥企業進駐,並設立兩岸合作園區。在此基礎上,可以利用園區優勢,提供綜合配套政策,依託對台前沿的溢出效應和相關產業發展的互補優勢,吸引台灣的生物醫藥企業進駐,並吸引台灣籍的科研人員新設創立生物醫藥企業,融合台灣在相關行業的優勢,以此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3、電子信息產業融合前景。當前,電子信息產業是台灣第一大產業,憑藉著技術優勢,台灣在電子信息產業的佈局已經涉足到該產業的全部價值鏈,從設計、生產到服務均有台灣的身影。台灣在晶圓代工、IC封裝測試、掩膜ROM以及相關硬件設備製造等領域位居世界第一,同時在電子信息產業最高端的IC設計環節,已經有多家台灣IC設計公司躋身全球IC設計20強,並進入了IC設計中最高端的CPU設計研發及儲存晶片的應用研究。憑藉著多年積攢的人才優勢與技術優勢,台灣在電子信息領域一直保持著亞洲前列的優勢地位。

  電子信息產業在福建也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其產業規模占工業規模五分之一以上,吸納了超過四分之一的專業技術人才,電子信息產業的特點與優勢完全可以作為福建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經濟增長品質的重要推動力。目前,福建擁有一系列遍及區域內的工業園區、高科技園區和中小企業園區,並且初步形成了電子元器件、電子專用材料、塑膠等完備的配套協作產品群,初步實現了一定的產業集聚,因此具備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客觀基礎。福建可以依靠自身的產業基礎,融合台灣在設計等領域的優勢,共同打造閩台電子信息產業融合的新前景。

  三、對促進閩台融合的思考與建議

  福建在對台融合發展方面進行了多項試點,尤其是在兩岸中小企業融合發展領域取得相應的進展,今後可以依託自身優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面向未來,福建在當前兩岸關係情勢下,應充分藉助自身的區位、資源、政策優勢,有效配合中央31條及福建省的實施辦法等的落實與完善,從兩個層面推進對台工作的開展:一是以自貿區3.0版建設為契機,以生物技術交流合作為切入點,完善相關載體建設,建構起閩台生物科技產業合作示範區;二是通過兩岸特色金融合作試點,促進兩岸金融機構與特色金融的有機銜接,為台資企業的轉型升級發展提供助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