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智庫:閩台產業融合發展 從哪裡切入?

http://www.CRNTT.com   2020-11-11 00:04:57  


 
  2、兩岸產業特徵提供的契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台灣地區工業結構成功地完成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型升級,在特殊的國際經貿背景下,台灣地區積極利用美日的技術支撐,高新技術產業迅速發展,扶持精密機械製造和光電信息產業逐漸成為台灣的優勢產業,並聚集了大量相關產業的技術人才,迅速掌握了豐富的市場運作經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逐漸建立起了完善的工業體系,並且藉助經濟規模優勢,建立起了龐大的第二產業。近年來,中國大陸在裝備製造業、大型工程建設、交通運輸設備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積纍並擁有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整體工程建設經驗。從兩岸現實狀況來看,台灣地區在高端電子設備、高端數控機床、精密儀器製造等領域的優勢恰恰是中國大陸產業發展中的劣勢,而中國大陸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製造領域的優勢也是台灣的短板,兩岸完全能夠探索在產業層面的融合互補,將彼此的產業優勢融合併創造兩岸共同的新興業態。

  3、為兩岸經貿關係保駕護航。兩岸經貿交流自1978年開始逐漸深化,並從簡單的商品互通逐漸走向複雜的要素貿易,進而擴大經貿交往的內容、提高合作的層次。從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具體情況分析,貿易與投資是構成兩岸經貿往來的基本要素。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2004年至2016年中國大陸一直是台灣地區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台灣地區對中國大陸市場的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在35%以上,同時中國大陸一直是台灣地區對外投資的主要目的地,從2001年開始台灣地區對中國大陸投資額一直高於其對海外的投資額。雖然,隨著民進黨當局重新上台,先後推行“新南向政策”、謀求加入TPP試圖平衡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經濟影響力,但是在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現狀下,一切妄圖隔斷兩岸經貿聯繫的的舉動都是徒勞的。兩岸的經貿關係發展的狀況並不取決於台灣當局的政治需要,而是取決於海峽兩岸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取決於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因此兩岸經貿關係必將繼續密切,必將能夠為兩岸的產業融合保駕護航。

  二、兩岸產業融合在福建實踐的可能

  1、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對接前景。根據經典產業經濟學的定義,“文化創意產業是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藉助高科技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產生出高附加值產品,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台灣自1995年起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通過吸收傳統文化的特長,台灣將許多傳統產業注入文化特色與創意設計,極大地提升了產品附加值,突出了當地文化特色,使其在同類產品的競爭中顯出優勢,使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

  福建是中國最具人文和歷史文化價值的區域之一,也是著名的人文風景旅遊區,屬於福建文化圈,有歷史悠久的閩南文化和聞名遐邇的船政文化、自然景觀。在這些優秀的歷史文化及自然資源基礎上,福建提出加快實現閩台經濟融合的發展目標,結合《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落實,福建在相關領域必將有進一步的深化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