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用法律給天降“紅碼”一個說法
http://www.CRNTT.com   2022-06-15 18:16:06


  6月13日,網絡流傳的信息顯示,前往鄭州溝通村鎮銀行“取款難”的儲戶被賦“紅碼”。14日下午,河南省衛健委回應稱:接到外地來豫儲戶被賦紅碼的投訴,正調查核實。

  據媒體報道,這些健康碼突然變紅的人,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即河南一些村鎮銀行的儲戶。只要是儲戶,哪怕不去河南,掃一下鄭州車站的場所碼,健康碼就會變紅,但其他人掃了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怪事。

  根據河南省健康碼賦碼規則,確診病例、密接隔離、特殊工作人員、境外入境以及高風險地區來人等可以賦予紅碼。從規則上來看,現在被賦予紅碼的人似乎哪條也對不上。

  規則之外,本該用於疫情防控的健康碼,為何會針對某一特定人群出現紅碼,令人費解。輿論最忌憚的便是健康碼作為他用。今天可以因為取錢的問題賦紅碼,明天就可能因為別的事賦紅碼。理由不同,但殊途同歸。在法律框架之外,被基層濫用於與防疫無關的其他治理目標。

  健康碼關系居民個人隱私,成為傳染病學流調工作的重要工具。而健康碼顔色切換,對應不同風險等級,直接關系著居民日常生活。居民讓渡隱私維護公共利益,只能服務於有法可依的防疫需要,而不是個別單位的為所欲為。

  政府部門、疾控機構、社區、單位、公共場所等各類組織都成為法律上或事實上的確診病例信息采集主體,所有主體都有確保居民隱私不被洩露、個人信息不被違規使用的責任。

  沒有依據被賦“紅碼”,無論是否存在健康碼被用作其他,都不能一直懸在空中。從天而降的紅碼是誰決策的?程序和理由是什麼?在儲戶、銀行、政府防疫部門三者之間,原本正常的存儲行為、防疫要求,為何變了樣?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