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儲戶無端被賦紅碼,大數據管理權不能如此任性
http://www.CRNTT.com   2022-06-15 18:13:19


  日前,河南鄭州一些村鎮銀行儲戶健康碼被莫名賦紅碼一事,引發公衆極大關注。據多家媒體報道,連日來,因為涉事村鎮銀行出現“取款難”,部分外地儲戶准備赴當地反映訴求,一些人到達當地後掃碼發現健康碼變紅,甚至有的人未到當地也被賦了紅碼。

  健康碼因應疫情防控需要而生,受到人們極大信任,帶給人們極大便利。從已公布的包括河南在內的各地賦碼和轉碼規則來看,健康碼的申領、使用和管理,鮮見跟疫情管控需要之外的事由相連。通過紅、黃、綠等不同顔色,對應不同的防控管理措施,目的是精細化落實疫情防控舉措。

  因為被無端賦予紅碼,當事人無法入住酒店,想要逛超市、理發也受限,并牽連相關部門白白耗費排查精力。擴大使用乃至濫用賦碼規則,顯然違反了相關防疫法規,擾亂了疫情防控秩序。

  進一步,這種做法還違背了公衆對健康碼應用場景的合理預期,損害了政府公信力。

  正如相關報道所提到,一位儲戶和家人“同在一所房子,行程碼也一模一樣,結果,健康碼卻一個是紅色,一個是綠色”;一句不符合當地“疫情防控的通行條件”,就可以在後台將個人健康碼的顔色調來調去,如此“精准”卻恰恰折射出相關大數據管理權的隨意性。從人們對此事的關切來看,這樣的權限越大,越容易引發公衆對處於無規則大數據之手的無形操控下的隱憂。

  健康碼的賦碼規則,基於真實的個人行程、核酸檢測數據等,雖然因為廣泛應用於各場景的查驗,經常要出示給不同的人看,但本質上依然是個人隱私。

  濫用賦碼規則,直接後果是限制相關當事人的行動,更深層次上無異於幹預個人隱私。

  近年來,圍繞商業機構、互聯網平台對個人隱私的種種不當使用,不時觸發激烈輿論爭議,引起人們對保護個人隱私安全的強烈呼聲。此次爭議則表明,保護個人隱私安全,既要加強商業領域濫用個人隱私信息的監管約束,更需要對公共部門管理和使用公民個人隱私信息的合法性約束,需要帶頭依法依規維護公民個人隱私安全。

  要清醒地認識到,治理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人民、增進人民福祉。濫用大數據管理權,將數據管理技術變為單純的管控手段,實際上違背了大數據治理的初衷。正如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所言:“這對我們的整體社會治理是得不償失的。”(來源:南方PLUS 作者:張東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