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五都選舉 國民黨輸在思想與立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9 10:42:54  


  作者:岑新貴 江西鷹潭 自由撰稿人

  五都選舉,國民黨選情沒有多大起色,民調愈來愈不見好。輿論界多數認為,面對兩岸越來越熱絡,國民黨自己開創的兩岸關係新局,反而使民眾不買帳,根本原因在於國民黨執政不好,政務官員能力不強所致。認真分析,其實不然,國民黨之所以在五都選舉中選情不佳,關鍵原因輸在思想與立場。為什麼這樣說? 
  
  首先,國民黨的思想意識與民進黨區別不大。民進黨公開要求台獨,這是民進黨不可動搖的意識形態和基本立場。儘管這個意識形態和基本立場遭到大陸極力反對,也不受美國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歡迎,也不受國民黨及泛藍選民的支持。但民進黨這個意識形態和立場卻旗幟鮮明,態度強硬,經過李、扁近二十年的宣傳和洗腦,得到泛綠選民狂熱追捧和認可,形成綠營死忠鐵票支持部隊。
  
  反觀國民黨,在統獨問題上總是搖擺不定。國民黨在追求國家統一的思想基本失去。台灣學者石之瑜先生說國民黨是零思想,一點也沒錯。國民黨早年以孫中山先生全中國大一統、振興中華作為自己意識形態和指導思想,蔣介石父子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孫中山先生與兩蔣喊出了台灣人民內在要求,從而得到台灣人民的熱捧和追求。從李登輝時期開始,早已把正確思想意識還給了孫中山和兩蔣父子,到馬英九上台,鑒於台獨在島內橫行,馬提出“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的拖字訣,實則與台獨立場不相上下,不過是民進黨是明獨,馬英九是暗獨而已,這樣的思想意識當然不可能得到泛藍民眾的支持,更不可能培育出死忠鐵票支持部隊。既然國民黨與民進黨思想意識差別不大,民眾自然就會想,既然國民黨與民進黨差不多,現在台灣與大陸簽訂了經濟協議,即使民進黨執政也不可能有所改變,哪個黨執政都一樣,換不換人無所謂,泛藍民眾支持熱情頓失。
  
  其次,國民黨兩岸政策與民進黨區別不大。國民黨沒有了經營大中華的思想意識,在兩岸政策上,喊出“以台灣為主、維持現狀”的口號,只要大陸經濟讓利,而不要兩岸政治解決統一問題的談判,也沒有與大陸結束政治對立的要求,實則與民進黨不相上下。
  
  懸在台灣人民心頭上一把劍是安全問題,民進黨沒有思想準備與其解決,反而利用台灣人民內心安全恐慌,操弄意識形態爭取其本黨政治利益,被台灣多數民眾不以為然、嗤之以鼻。國民黨由於沒有了經營大中華思想意識,自然就不能解決台灣民眾心頭恐慌。喊出“擱置爭議”、“先經後政”的口號,實質則是回避政治議題。這讓泛藍支持民眾大失所望,當然也就不可能積極支持台灣地方選舉。
  
  不僅如此,國民黨高官還時不時出面挑起台灣民眾的安全恐慌。尤其是台灣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在美國華府發表兩岸不和諧聲音,遭到大陸駁斥後不思改進,反而在歐洲議會又發表同樣不負責言論,再次遭到大陸駁斥,但沒見到國民黨政府對賴的言論任何批評,只說過一句是個人言論,而不是政府授權發言一語帶過。
  
  作為執政黨,不是為了挑起問題,而是要解決問題。台灣內政問題看似千頭萬緒,實則只有兩大問題:一是歷史問題,一是民生問題,歷史問題就是統一與否的問題,民生問題就是經濟問題,哪個黨能解決這兩大問題,哪個黨就能長期執政。而這兩大問題的解決,是緊緊纏在一起的。
  
  民進黨的做法是實現台獨,認為只要台灣宣布獨立,就可以出人頭天,台灣民生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卻沒有想到,台獨就是戰爭,分裂沒有和平。台灣民眾不但不能出人頭天,極有可能經濟倒退,民生一落千丈,生活水平回到三十年前,甚至回到一九四九年前的水平。而國民黨鑒於台獨思想意識在島內橫行,沒有膽量極力反對台獨,提出“先經後政”、“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台灣前途由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決定”等等,與台獨立場基本相同、吻合,充其量不過是拖字訣,自然很難引起泛藍民眾的共鳴,因而在地方選舉中難以引起泛藍民眾的關注。
  
  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個政黨失去思想論述是多麼可怕!國民黨當務之急是建立起正確思想論述,台獨並不可怕,求穩怕亂反而越來越亂。無論國民黨提出什麼思想,民進黨都會反對到底。因此,與其糾纏逢迎,不如旗幟鮮明提出追求統一、經營大中華思想大格局,也許,這是國民黨走出困局唯一路線。
  
  國民黨五都敗選看來已無懸念,如何接受教訓,卻是國民黨繞不過去的必修課。如果還是搞“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這一套,二0一二年失去執政權,看來是鐵板釘釘。如果國民黨痛定思痛,堅決一解以前頽勢,以孫中山先生中國大一統、經營大中華思想為理念,喚起民眾雄心壯志,並把解決歷史問題和民生問題結合起來,也許國民黨還有救。即使是二0一二年選敗了,也能給大陸和台灣民眾一個愛國政黨的映象,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