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坦承轄地之恥,難能可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7 16:07:16  


  作者:杜克強 江西南昌市 退休公務員

  據《廣州日報》2010年9月3日報道,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最近指出:“全國最富的地方在廣東,最窮的地方也在廣東,到現在這個發展階段,最窮的地方還在廣東,這是廣東之恥,是先富地區之恥。” 

  全國最富省份的一把手坦承本地區貧富懸殊為全國之最,坦承此乃其轄地之恥,真是難能可貴,值得禮贊。

  一贊其近乎勇。而今一些地方首長最熱門的話題總是轄地GDP增幅如何如何大,引進外資數額如何如何高,新上項目如何如何多,一言以蔽之:政績如何如何顯赫。我以為,講大好形勢以鼓舞士氣,固然有其必要。但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諱莫如深則不可取。廣東省委書記與眾不同,敢於揭己之短,指出全國貧富差距最大的地方是廣東,並引以為恥,這是何等的坦誠!古人雲“知恥近乎勇”,那些報喜不報憂的地方首長也該有廣東省委書記這樣的勇氣,不要總是“寡人無疾”,粉飾太平。

  二贊其有擔當。廣東省委書記申言以貧富懸殊為該省之恥,我以為他決不會說是廣東富人之恥,也不會說是廣東窮人之恥,更不會說是鬱鬱葱葱的南粵大地之恥。他顯然是說此乃該省一些地區一些部門領導機關之恥。因為貧富懸殊不是富人造成的,也不是窮人造成的,更不是廣東山山水水造成的,而是該省一些地方和部門領導機關對黨中央建設共同富裕和諧社會的方針政策貫徹不力所致。省委書記指出貧富懸殊是廣東之恥,就是要這些地區和部門的領導知其所以為恥,並為此承擔責任。作為全省最高領導人,他也借此表示他的執政團隊該對貧富懸殊承擔一定領導責任。這種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實屬難得! 

  三贊其識憂患。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中央領導人歷來告誡全黨要增強憂患意識。但是一些地方和部門的領導卻將黨中央關於憂患的警示置之腦後。其所以如此,皆因陷入GDP拜物教的泥淖。他們以GDP“一俊遮百醜”,掩蓋任期內對於改善民生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漠視和無所作為。廣東省委書記則尖銳指出:“建大橋,這是GDP,讓大橋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橋還是GDP,這樣幹了三次GDP,浪費了大量社會財富,但真正形成財富就那麼一筆。”(據2009年7月23日《國際先驅導報》)一語揭穿單純追求GDP的西洋景。GDP的總數和人均數的增加,並不意味著收入分配狀況和福利的改善,也不能衡量和反映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程度。《廣州日報》9月3日這篇報道披露,目前廣東山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及珠三角四分之一。全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2.67:1,擴大到2009年的3.12:1。而貧富懸殊,意味著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程度低,正是社會穩定政權鞏固的隱患。維穩的根本舉措在於使底層民眾生活無憂。

  四贊其明宗旨。仍然是《廣州日報》9月3日這篇報道披露,目前廣東全省居住泥磚草房者仍達225.6萬戶,其中茅草房7萬-8萬戶。姑且以每戶5口計算,全省居住泥磚茅草房者達到1100多萬人,其中居住茅草房者達35萬-40萬人。這就是廣東省委書記不能容忍的現象:“到現在這個發展階段,最窮的地方還在廣東。”於是他發了罕見的重話狠話:“這是廣東之恥,是先富地區之恥。”因為在這位省委書記看來,珠三角櫛次鱗比極盡豪華的高樓大廈,其投向農村山區的剪影決不該是如此破敗衰落的景象。又因為在這位省委書記看來,這種逐漸拉大的城鄉差距、貧富差距,與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相容,與改革和發展的根本目的不相容。

  廣東省委書記之所以近乎勇,有擔當,識憂患,明宗旨,歸根結底是他實事求是,而實事求是就是最大的黨性。希望各級領導幹部都像廣東省委書記那樣講黨性,做一個實事求是的地方首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