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深度:王建民縱論兩岸經貿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1-06-04 00:11:52


王建民(中評社圖片)
 
  大陸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出發處理兩岸經貿關係

  中評社問:台“財政部”日前發布統計數據,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台灣地區向大陸及香港地區出口貿易額占該季度出口總額的42.9%,同比增長35.5%。在兩岸政治關係處於低谷的時候,兩岸經貿呈現這種不降反升的態勢,您對此如何看?

  王建民:的確,當前兩岸關係呈現顯著的“政冷經熱”現象。對此現象,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探討和觀察。首先,可以從兩岸貿易本身的發展情況來看。事實上,在過去幾十年間,兩岸貿易增長率並沒有預想的那樣高,經常是起伏不定的。尤其是新世紀以來,兩岸貿易增長率一度是非常低的。但是,新冠疫情發生之後,兩岸貿易卻出現了較為顯著的大幅增長,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

  在新冠疫情出現國際蔓延的情況下,很多國家和地區深受影響,經濟、貿易都不同程度出現了衰退。在這樣的背景下,只有海峽兩岸的經濟和貿易表現出非常異常的顯著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20年,海峽兩岸的經濟增長在全球範圍內都是表現最好的,大陸經濟年增長2.3%,台灣經濟增長3.1%;同時,2020年兩岸的貿易出現高增長,依台灣方面統計,台灣對大陸(包括香港)出口1514.52億美元,年增長14.6%;台灣從大陸進口647.79億美元,年增長10.8%。尤其是台灣對大陸(包括香港在內)出口依存度達43.9%。大陸統計的2020年兩岸貿易規模更大,增長同樣顯著。為何在新冠疫情帶來的國際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兩岸貿易能有如此高的增長?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方面,大陸是新冠疫情最初暴發的地區,同時也是最快控制住疫情、恢復生產的地區。同時,大陸還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全世界最大的生產基地。所以,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後,全世界的很多需求,尤其是與新冠疫情等相關的物資與產品需求都要從大陸生產,自然帶動大陸的貿易增長尤其是兩岸貿易的增長。

  另一方面,台灣受到疫情的衝擊相對較小。台灣從一開始就沒有採取封閉管理,也沒有採取停工、停產、停課措施,生產貿易活動受影響相對較小。此外,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所謂的“宅經濟”、“網上經濟”發展很快,由此產生了對電子產品的很大需求。而台灣經濟結構的一大特色就在於其在電子產品與集成電路產業上有顯著優勢,特別是半導體或集成電路產業相關產品正好迎合了當下世界經濟需求和市場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台灣經濟增長,促進兩岸貿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顯著增長。這顯示著兩岸經貿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很強的互補性,這既是對兩岸經濟發展的貢獻,也是對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