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林鄭月娥2021施政報告發言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1-10-06 14:31:26


 
  鞏固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香港憑藉其地理和管理優勢,及大量航空業的人才,多年來建立了廣闊的國際航空網絡,令香港國際機場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航空樞紐。雖然新冠疫情重創全球包括香港的航空業,但我對香港可鞏固和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充滿信心。

  興建三跑道系統擴大客量,是加強香港國際機場競爭力的策略投資,亦是我們由“城市機場”蛻變為“機場城市”願景中的重要基建設施。約650公頃的填海工程已大致完成,而長達3 800米的新跑道早前亦已完成鋪設工程,目標於明年啟用第三跑道,而整個三跑道系統項目則預計於2024年完成。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亦推展多項提升機場效率和旅客體驗的工程,而多個因應區內跨境電商迅速發展的高端物流項目亦正全速進行。

  去年我在中央和廣東省支持下,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善用港珠澳大橋,加強港珠兩個機場合作,並由機管局以市場化規則入股珠海機場。特區政府在積極跟進入股事宜時,亦希望與廣東省在珠海共同打造一個高端航空產業羣,例如飛機維修工程、飛機零部件代生產和配送,以及飛機工程專業研究等;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航空學院)也可為香港、珠海以至大灣區的航空業培育技術專才。

  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為香港的文化事業打了支強心針。政府會把握香港中外文化薈萃的獨特創意氛圍,打造香港作為亞洲文化及創意之都的品牌。特區政府會循五大方向落實香港的新文化定位,包括(一)建立世界級的文化設施和多元文化空間;(二)加強與海外藝術文化機構的關係;(三)加強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合作;(四)善用科技;及(五)培育人才。
 
  要加強特區的文化領導和有效統籌和推動現在分散在不同政策局的文化及創意產業工作,立法會和社會普遍支持成立專責的文化局。我們會在早前提及的政府重組中認真考慮。此外,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辦)和內地辦事處將在推廣香港文化事業上擔當重要任務。

  發展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支持香港建設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特區政府會從多方面推動香港知識產權貿易發展,包括提升知識產權署的實質審查能力,以進一步推廣和發展“原授專利”制度,以及與內地當局研究把《專利合作條約》的適用範圍擴展至包括“原授專利”制度,和把其他主要知識產權國際條約適用於香港。

  特區政府亦會強化知識產權制度,以及加強推廣、教育和對外合作。其中,我們計劃重啟修訂《版權條例》工作,就更新版權制度以配合數碼環境展開公眾諮詢,目標是在下一屆立法會提交修訂《版權條例》的條例草案。

  持續投資基建

  政府會繼續投資基建,提升香港競爭力。因應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我們亦會把基建投資作為刺激經濟逆周期的主要措施。本立法年度財務委員會已批核的基本工程撥款高達破紀錄的2,200億元,我們預計未來數年政府在基本工程開支每年將超過1,000億元。

  發展局會繼續推行“建造業 2.0”,透過“創新”、“專業化”和“年青化”,帶領行業革新,提升建造業的生產力及技術水平,並更廣泛應用創新科技和“組裝合成”建築法, 以縮短建築時間、減少人手和加強地盤安全。我們正積極籌備明年舉辦的“國際建造領導高峰會”,與業界持份者分享經驗,共謀策略,推動建造業革新,提升項目表現。
 
  支援旅遊業

  旅遊業受疫情重挫,目前仍處於困境;我們除了支援業界外,也要為復甦作好準備。現屆政府過去四年已按2017年公布的《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推出多項措施及項目,包括成立法定旅遊業監管局;加強推動文化、古蹟、綠色及創意旅遊項目;完成郵輪業發展策略規劃;以及促成不同盛事和會展活動。政府會繼續推行多項措施,以鞏固香港作為“一程多站”示範核心區及國際城市旅遊樞紐的地位。有關工作包括繼續深化與大灣區城市合作,建立大灣區旅遊品牌,並透過不同資助及推廣計劃爭取更多盛事及會展活動在港舉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