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重磅專訪:余克禮詳論馬與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25 00:15:37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前所長余克禮(中評社 束沐攝)
 
  李登輝在權力地位得到鞏固之後,開始在全台灣的中小學所推行 “去中國化”教育,而民進黨、陳水扁執政更是全方位地推行“文化台獨”及其教育,對台灣社會的歷史文化與政治認同造成了嚴重惡果,台灣的年輕一代尤其深其受害。馬英九執政八年不僅沒有進行撥亂返正,並且完全延續了李扁“去中國化”教育,從而使其更進一步地予以“合法化”、“固態化”。從李扁到馬當局所實施的20多年的“去中國化”教育,所造成的惡果是使台灣年輕一代對祖國及祖國的歷史文化越來越陌生,在很大程度斷裂了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記憶。
 
  兩岸敵對狀態不結束 難以很好地彰顯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的影響力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兩岸的文化交流與經貿互動與合作一直很很熱絡,應當說這對化解兩岸之間的隔閡誤會、增進雙方的相互了解、理解與化解兩岸敵對情緒發揮了很大作用,對此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在兩岸之間的政治問題特別是敵對狀態依然存在的情況下,想要通過兩岸的經濟合作、文化交流與人員往來打破兩岸政治僵局,乃至促成兩岸的統一,應該說是很難做得到的。因為只要兩岸敵對狀態沒有結束,島內以民進黨為首的“台獨”分裂勢力,就會借此操弄民意,製造台灣民眾對大陸的敵對、甚至是仇視的情緒,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4年發生的所謂反對服貿協議的“太陽花學運”。本來兩岸服貿協議,對台灣是百益而無一害的,但由於兩岸敵對狀態的存在,台灣還有不少民眾對大陸不了解,甚至還有很深的隔閡、誤解與疑慮,“台獨”分裂勢力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把服貿協議歪曲成損害了台灣的利益,操弄與煽動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反對服貿,製造了“反中、仇中、拒中”情緒。
 
  所以,我覺得要使兩岸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真正發揮作用,還是要先解決兩岸的政治分歧問題。因此,兩岸都要為結束敵對狀態作出積極努力。首先應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就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訂和平協議、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等政治議題進行溝通、協商、談判,尋求共識。這是從根本上化解台灣同胞對大陸的隔閡、誤解與誤會的辦法,如果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兩岸的文化交流、經貿合作就會更加順暢、有活力,更能凝聚兩岸同胞共同認識、增進兩岸的政治、文化、歷史認同。兩岸政治問題不解決、兩岸敵對狀態一直存在,兩岸即使在經貿合作有更多突破、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也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台灣同胞在政治認同問題上所出現的偏差。所以,我認為,要想從根本上扭轉台灣同胞在認同上的錯誤傾向,還是要從解決兩岸政治分歧問題著手。
 
  馬英九唯美國馬首是瞻、討好綠營的做法 使兩岸喪實了突破政治僵局的機會
 
  回到兩岸文化交流議題,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周年座談會上明確提出,兩岸應該簽訂文化教育交流協議,大陸方面為此一直在不懈地努力,但是,馬英九執政八年對此未有任何的回應。因此,確切地說,馬英九執政不只是“只經不政”,他還“只經不文”。究其原因,我認為不外以下兩方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