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富國島最後的中國老兵(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1 09:38:20  


 
  潘家任是島上唯一的專業中文導游,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遊客是他最願意帶的團隊。正是在他的幫助下,記者找到了最後的老兵餘集年。“其實這些國民黨兵是這個島上最早的建設者,但現在他們的日子最苦。”潘家任說,現在居住島上的人多數是新移民,而過去的老兵多數生活在鄉下。

  由於多年來,在越南沒有華文教育,使得這些老兵的後代都不會說中文;近年雖然放開了中文教育,但是對於中國歷史、自然等科目仍屬於禁區。第二代、第三代華人對中國幾乎沒有認識,他們是標準的越南人。

  “1953年,台灣派船過來接我們回去,但是當時我已經在這裡做工,幾乎算是脫離了部隊。”總是吃不飽飯的餘集年和其他一些士兵開始外出謀生,年輕力壯、頭腦聰明的他們輾轉到越南南部各個省打工,其中一部分人在越南討了老婆,開始了新的生活。也有很多人因為生病,或者遭毒蟲叮咬而命喪異國。

  回鄉無望,這些老兵唯一的希望是去台灣,而士兵們的努力從來沒有停止過。《富國島留越國軍匯編》中記載,1951年底,富國島的官兵進行了集體絕食抗議,要求盡速將他們送回台灣,引起了國際視聽的注意,加上美國政府不斷施壓,幾個月後法方終於同意放行。1952年10月,黃傑在法方安排下搭機秘密先行前往台灣,向蔣介石報告富國島官兵的情況,並安排具體的接運工作,一個月後黃傑再返越南,三年郁悶一掃而空,帶著放鬆的心情,他趁機飽覽山光水色。

  1953年5月23日,第一批前來接運的兩艘軍艦到達富國島陽東港,3萬人分7批離開,而另外1500多人自願留在了富國島。餘集年這時已經認識了他後來的妻子,而且很快就要結婚。“我想在哪裡都一樣,當時這邊還是法國人管理,做工可以掙足夠的錢過日子了。”餘集年用含糊的廣西話說,他的妻子是祖籍潮州的華僑,是他在打工過程中,通過其他華僑介紹認識的。所以他決定和另外的1500多人留在越南。

  離開前,黃傑在富國島為死去的官兵立下了一塊紀念碑。至今,這塊碑仍然矗立在富國島陽東的村莊裡。只是這塊碑前不再有人祭拜,周圍蓋滿了民房,碑下堆滿了垃圾。孩子們在這裡遊戲,打鬧,他們讀不懂碑面上的那些文字:“中華民國留越國軍病故紀念碑”,題寫碑文的正是黃傑。他在告別富國島前夕留下詩句:去歲忘情曾爛醉,而今病胃怯杯多。中原自有重逢日,風雨南邦奈別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