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在韓部署“薩德”系統,對中國威脅幾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8 10:11:52


 
  “薩德”系統裝備的FBX-T,其所屬的X波段雷達是一種非常優秀的短波雷達。一方面,它在目標識別的精度上表現十分優異;另一方面,它的探測距離也適中(1200公里外能夠識別整個彈體)。目前在東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已經實際部署的X波段雷達共有三部,分別部署在日本北部青森縣的基地、日本南部京都的基地和關島基地。這些雷達組成的網絡已經夠對中國東部陸上及海上的導彈發射進行觀測和識別;特別是中國的潛射導彈目前主要的發射地點還在第一島鏈範圍之內,其上升段基本都在這一雷達網絡的監視範圍內。但這一網絡仍然存在著一個關鍵的盲區:潛射導彈從發射至升空160秒後的一段時間內,彈頭與彈體分離的關鍵節點仍然要依靠遠在日本南部基地的雷達來捕捉,觀測的精度有限;如果能夠抵近觀測這一過程,那麼就能根據更為精確的種種參數,提高識別效率,將真彈頭從誘餌中分辨出來。

  根據吳日強副教授的測算,日本南部部署的X波段雷達能夠觀測到中國潛射導彈發射後121秒至243秒的飛行過程,而韓國現有的綠鬆雷達(L波段,探測距離500公里)能夠觀測發射後45秒至172秒的飛行過程。因此,在發射後45秒至300秒這樣一個關鍵的區段內,美國在東北亞的反導系統缺乏一部可連續進行觀測的X波段雷達。這一缺失環節,將隨著“薩德”系統在韓國部署而得以補全。吳日強副教授的分析結果是,在韓部署的“薩德”系統及其X波段雷達,將能夠觀測中國潛射導彈發射後45秒至288秒的飛行過程。這就意味著,美國反導系統能夠獲得中國潛射導彈從升空至彈頭彈體分離的完整數據,辨別誘餌和真彈頭的能力將大大提升,從而為中段和末段的攔截提供更為準確的引導。因此,中國的核報復能力,特別是海基核報復能力將面臨著嚴重威脅。

  從這些分析中不難看出,美國的基本思路是將識別能力較高的X波段雷達向前部署,從而彌補其探測距離不足的缺陷;這與蘇聯將中程導彈靠前部署至古巴以彌補戰略打擊能力不足的思路異曲同工。然而,這場亞洲版的“古巴導彈危機”雖然不至於激化至全面核戰爭的地步,卻將對中國的安全和中美戰略穩定性產生重大威脅隱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