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在韓部署“薩德”系統,對中國威脅幾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8 10:11:52


 
  結合地圖我們不難看出,如果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那麼一旦它的雷達系統轉換為第二種工作模式(一些學者認為兩種模式的切換只須8個小時),那麼不僅僅是朝鮮半島,整個華北和華東地區乃至渤海、黃海和東海的彈道導彈發射都將處在其監視下。這已經遠遠超過對朝導彈防禦的需要,而開始擠壓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機動和作戰空間了;這將嚴重損害中國的核報復能力。

  為了打消中國對於以上這一問題的疑慮,美國和韓國的軍政官員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由,總結來看其論證的基本邏輯是:第一,朝鮮政權始終處於不穩定和缺乏信譽的狀態,加之其在常規武器方面處於絕對劣勢,因此始終存在“朝鮮對韓美發起有限核打擊”的危險,加強東北亞的導彈防禦是必要的;第二,“薩德”系統作為新一代的高空末端反導系統對於韓國來說是必要的,其與韓國已有的“愛國者-3”、“綠鬆”等反導系統可以形成高空、中空、低空的梯次攔截網,從而使得韓國更加安全;第三,基於以上兩點,“薩德”系統的雷達將處在的第一種工作模式,也就是說戰略導彈的探測能力有限,不會用來削弱中國的核報復能力,因而不會威脅到中國的戰略安全。

  但是當我們仔細探究時就會發現,這種論證無論在邏輯上還是在現實中都是不能成立的。首先,朝鮮政權是一個追求自我生存而不是自我毀滅的政權,因而它更可能用核武器來進行討價還價而不是同歸於盡,使用火炮、常規彈道導彈和火箭彈進行有限的邊境摩擦是更符合其利益的選項,因此類似以色列鐵穹系統的技術更符合韓國的利益。第二,即使承認“朝鮮的有限核打擊”是有可能的,但從技術的效用上看“薩德”系統的意義也不大;畢竟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的報告也承認,在韓部署的“薩德”系統只能保護韓國南部,無法覆蓋作為人口和經濟的中心區首爾,並且預警時間沒有顯著縮短。第三,美韓向中國保證,不啟用第二種工作模式完全是依靠外交辭令而非實實在在的行動,中國如何能夠信服?

  從整個中美關係和東北亞的大局來看,由於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帶來的壓力以及中美關於地區和全球性議題的利益衝突,中美關係已經進入一種缺乏相互信任的狀態,雙方都不會輕易相信對方的外交表態。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只要客觀上在東北亞擁有威脅到中國戰略安全的手段,無論在外交表態中如何釋放“善意”和“承諾”,中國都不會相信美國在衝突關頭不會使用它。因此,“薩德”系統的風波還將隨著中美博弈持續一段時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