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在韓部署“薩德”系統,對中國威脅幾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8 10:11:52


 
  一場亞洲版的“古巴導彈危機”?

  “薩德”系統在韓國的部署,讓人不禁想起五十多年前的古巴導彈危機:蘇聯通過在靠近美國的古巴部署中程導彈,以彌補對美本土戰略打擊能力的不足。實際上,從技術和戰略後果的角度分析,這兩場危機存在著不少的相似之處;雖然後者不至於到全球核戰爭的危險地步,但中國有必要從當年美國的處境中吸取教訓。

  正如前文所述,“薩德”系統對中國的威脅主要集中在其裝備的X波段雷達FBX-T。“x波段”是雷達波段,代表的是發射的電磁波頻率(波長)範圍。一般來說,高頻(短波)的波段一般定位更準確,能夠更加精確地識別目標的特征,工作距離較近、範圍較小;低頻(長波)的波段工作距離較遠、範圍較大,但對目標的識別能力較弱。這就造成了導彈防禦的一個兩難:長波雷達“看得更遠”,一般擔任早期預警的角色、監視從遠處來襲的導彈,但“看得不清楚”,不能進行目標識別;短波雷達“看得更清楚”,恰當的部署位置甚至能夠使其觀測到彈頭與彈體的分離,從而將真彈頭和誘餌分辨出來,但是“看得太近”;因此,識別出真彈頭和誘餌的任務能否完成,關鍵一步就是能夠否在靠近假想敵的前線找到合適的短波雷達部署地點。

  實際上,X波段雷達的靠前部署,也是美國對導彈防禦現有技術瓶頸的無奈之舉。斯坦福大學的迪安·維克寧博士指出,導彈和反導的天平平衡取決於雙方的實力差距:對於朝鮮或伊朗粗糙的導彈突防技術,導彈防禦系統能夠發揮出識別和攔截的效能;但是對於更加先進的俄羅斯和中國導彈,恐怕就無能為力了。美國官方也坦承,現有的反導系統無法滿足戰略需要,對於俄羅斯和中國的戰略導彈缺乏應對手段,因此2015年國防預算需求中有兩個項目與目標識別技術有關。然而在現有的技術瓶頸無法實現驟然突破的情況下,美國必須尋找其他方法來提高目標識別水平。因此,在俄羅斯和中國周邊部署短波雷達,就成了美國提高反導能力、削弱假想敵核報復能力的最便捷方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