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俄2015年裝備T50 矢量推力一枝獨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9 09:40:39  


 
  俄羅斯五代機T-50除了在矢量推力技術上一枝獨秀外,其氣動外形設計也保持了蘇霍伊公司的傳統優勢。與F-22戰機隱身優先的理念不同,T-50所體現的是氣動性能優先的設計理念,其機身更薄,翼載荷更小,因此,它的速度特性、機動特性一定會優於F-22。 

  從隱身的角度看,T-50在外形設計上似乎存在明顯的缺憾,但俄羅斯人會利用其擅長的等離子技術加以彌補。而一旦AL-41發動機的性能和可靠性達到設計指標,其超音速巡航能力應該不在話下。因此綜合分析,從技術上看T-50與F-22各有千秋,分別體現了兩國的技術優勢,特別是在超機動能力這一塊,美國人想要超越俄羅斯,短時間內似乎難以實現。 

  T-50按時列裝應該不是問題 

  俄羅斯官方承諾在2015年實現T-50首裝,如果解決了AL-41發動機的技術問題,順利列裝應該不是問題,儘管它的首飛才剛剛過去3年。這是因為T-50在氣動外形和飛控系統方面採用了大量的成熟技術,所要解決的是技術融合方面的問題,總的工程試飛周期5年完成是有可能的。 

  但我認為,T-50未來最大的變數不是首裝會拖延多久,而是這款飛機總的採購量會有多少。如果T-50也像美國的F-22那樣,只有200架~300架的採購規模,其成本將是俄羅斯難以承受的。 

  從1992年以來,俄羅斯軍機的換代窗口一直凍結著,隨著老舊蘇-27與米格-29的淘汰,T-50的採購規模應該不小。但問題是俄羅斯不可能在未來全面裝備隱身飛機,由於沒有像F-35這樣的高低搭配性戰機,如果俄羅斯全面更換T-50,形成未來單機型大面積列裝的局面,那將是災難性的。 

  另外,從俄羅斯的國力來看,大面積裝備T-50是難以承受的,如果沒有外貿出口,T-50要形成超過500架以上的生產數量還是比較困難的。我們可以看到,隨著中國五代機的迅速發展,中、美、俄三國競爭外來軍機出口市場的格局已經初見端倪,T-50能否憑借其技術、成本優勢獲得外貿上的成功,現在還難以預料。 

  總之,T-50未來的命運還充滿變數,而隨著無人機、臨近空間飛行器的迅速發展,五代機的軍事運用空間到底有多大,還是一個未知數。 

  (作者:徐勇凌——單位:空軍指揮學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