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中美建交45年 中評十問傅立民
http://www.CRNTT.com   2024-05-14 00:11:34


美國資深外交官、著名“中國通”傅立民接受中評社記者獨家專訪 傅立民供圖
  中評社華盛頓5月13日電(記者 余東暉)52年前,擔任尼克松訪華美方首席翻譯官的傅立民(Chas W. Freeman)在翻譯打破美中關係堅冰的《上海公報》時,曾經就parallel一詞的中文譯法與中方翻譯官有過爭論。中方翻譯為“並行不悖”,但傅立民認為“異途同歸”更合適,因為他相信美中雙方可以用不同方式追求同樣目標。
  
  52年後,中美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接觸交往,正走向愈演愈烈的戰略競爭,像52年前那樣因為有共同目標而走到一起成為奢望。儘管合作越來越難,但傅立民相信,“異途同歸”依然適合於處理當今的中美關係。因為他認為,雖然兩國制度不同、道路不同,但在很多方面仍有共同利益,雙方仍可為了自身利益,主觀上各自努力,客觀上利於彼此。

  今年是中美建交45週年,美國前資深外交官、著名“中國通”傅立民最近通過ZOOM接受中評社記者獨家專訪。在40分鐘的對談裡,中評社記者向他提出了有關中美關係的十個問題。今年82歲的傅立民以見證者和親歷者的過來人身份,回顧中美打開關係堅冰的艱難歷程,相信“求同存異”是中美關係發展的最大歷史經驗,不要讓分歧成為兩國務實合作的不可逾越的障礙。

  談起中美關係的現狀,傅立民認為兩國處於敵對狀態,並對此深感困擾。他覺得現在的中美關係在某些方面與50多年前的中蘇關係類似,敵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兩國關係迅速惡化,有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尤其是因為美國恢復在中國內戰中支持台灣的立場,中美關係正籠罩在台灣問題的陰影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