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中美建交45年 中評十問傅立民
http://www.CRNTT.com   2024-05-14 00:11:34


 

  美國政治領導人的基本關切是保持美國在全球層面的主導地位,特別是在亞洲。這種主導地位的出現是偶然的,因為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希特勒愚蠢到向美國宣戰。我們反應的主要任務在歐洲前線,但我們對日本進行了漫長的戰爭,最終占領了日本。日本帝國的擴張驅逐了歐洲的影響,但美國對沖繩的進攻和對廣島和長崎的核攻擊推翻了日本的影響,天皇投降了。於是出現了一個真空,我們填補了這個真空。這在當時至關重要,因為當時的亞洲國家貧窮落後,飽受戰爭摧殘。

  不過,從那時起,亞洲再次成為全球經濟的中心。亞洲國家有力量、有能力保衛自己。越南在越南戰爭中決定性地證明了這一點。有幾個國家比朝韓兩國更有力,它們都不受任何人的侵犯。認為仍有某種真空需要美國填補的想法是不合理的。我不認為這個目標是可持續的,因為它不符合現實。美國的適當角色是協助亞洲形成一種力量平衡,使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各方都放心,沒有人威脅到他們的安全。

  這意味著美國將成為平衡中國不斷增長的力量的一個因素,但這不一定會導致敵對,因為中國人甚至會看到這樣做的好處。事實上,在冷戰期間,當美國在亞洲真正處於主導地位時,中國就看到這種好處。而在後幾個階段,中國發現這種安心對中國是有幫助的。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終於找到了一條中國通往現代化的道路。

  我們可以回顧這段歷史,然後說事情已經改變了。美國保持首要地位的目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持續的。中國的實力和財富正在增長,這讓中國的鄰國感到不安,他們不知道中國會用它的力量做什麼。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基礎來澄清這一切,讓美國和中國從直接對抗中後退,並合作在該地區創造一種力量平衡,讓每個人都感到安全。這將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這將需要在美國政治中發生一場地震,但美國政治目前充滿了地震,所以這不是不可想象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