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中美建交45年 中評十問傅立民
http://www.CRNTT.com   2024-05-14 00:11:34


接受中評社記者線上專訪 中評圖
 

  不過傅立民相信,中美兩國在經歷多年的關係惡化後,終歸會發現合作才是出路,將重新建立所謂的接觸。問題在於,如何在沒有直接軍事衝突的情況下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管控好台灣問題在此尤顯關鍵。在俄烏戰爭、中東、朝鮮半島,在和平與戰爭的問題上,中美雙方其實也有共同利益,需要合作。

  曾親身見證和參與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過程,認識台灣問題對於中美關係敏感性和嚴肅性的傅立民警告:台灣可能引發美中衝突,這是愚蠢的,因為任何台海衝突的唯一必然結果將是成為戰場的台灣的毀滅。他希望賴清德520上台後要小心謹慎,否則美方有可能再次如當年小布什與溫家寶達成共識那樣,認識到需要共同努力防止台灣問題爆炸。

  1979年到1981年擔任美國國務院中國事務主任、1981年到1984年擔任美國駐華使館公使的傅立民指出,美中雙方已經制定了管理台灣問題的框架,這在1979年1月1日的建交公報和之前的討論中得到了表達。其中有三個要素。首先,美國不會再與在台北的中國政權保持官方關係。第二,台灣島上不會有美國的軍事存在。第三,美國不會對台灣做出防務承諾。這是美國同意的三個條件,前提是使台灣海峽兩岸的中國人能夠建立某種未來雙方都能接受的關係。

  現任布朗大學訪問學者的傅立民承認,現在這個框架被打破了。華盛頓和台北之間的關係,雖然名義上是非官方的,但看起來很像官方關係。軍事存在不僅到台灣,而且首次擴大到金門、馬祖,這顯然是屬於福建省而不是台灣的一部分。至少拜登相信美國對台灣有防務承諾。

  1993年到1994年擔任五角大樓區域和國際安全事務助理防長的傅立民表示,不相信美國人民有任何興趣或願望因為台灣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而與中國生戰。但在中國人看來,台灣已成美國的勢力範圍。這對中國民族主義而言非常具有挑釁性。雖然美國認為美軍是在威懾中國,但實際上卻產生了挑釁中國的效果。因此,這裡產生了安全困境,美中之間進行軍備競賽,雙方沒有重大的軍事溝通,不能正確理解彼此的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