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南方覺醒|波托西從歷史中醒來
http://www.CRNTT.com   2024-02-27 14:46:16


 
  “這些田園詩式的過程是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

  以無數印第安人生命換來的,是殖民者的窮奢極侈。

  加萊亞諾筆下17世紀初的波托西,沙龍、劇場和節日舞台都裝飾有極其華麗的壁毯、掛簾和金銀手工藝品,住宅陽台上垂掛著五顔六色的錦緞,城裡有來自西班牙格拉納達的紡織品、巴黎和倫敦的禮帽、錫蘭的鑽石、印度的寶石、巴拿馬的珍珠、那不勒斯的長筒襪、威尼斯的玻璃製品,還有波斯地毯、阿拉伯香水和中國瓷器。太太們渾身珠光寶氣,紳士們身著地道的荷蘭高級綉花服裝。

  美洲殖民地對這些高端消費品的採購,推動了歐洲國家的生產,但宗主國西班牙卻是例外。美洲金銀的大量湧入,不僅讓西班牙的物價和勞動力成本高漲,也讓這個國家的很多人無心工作——坐擁能夠噴湧出白銀這種硬通貨的波托西銀山,誰還想去辛苦勞作?

  波托西的白銀也成為西班牙王室不斷發動戰爭的重要資金來源。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在位的16世紀堪稱西班牙帝國的“黃金時代”,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號稱“在我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這比大英帝國冠以“日不落帝國”的名號早了兩個世紀。這對以“天主教捍衛者”自居的父子不斷與支持新教的歐洲君主、爭奪地盤的法國國王、此起彼伏的反抗運動以及“異教徒”奧斯曼帝國交戰,宗教戰爭、爭霸戰爭、平叛戰爭輪番上演。從海外殖民地掠奪的資源再多,也架不住連年戰事的巨量消耗,西班牙王室的債務雪球越滾越大,以至於腓力二世在位期間多次宣布破產。

  還有相當一部分波托西白銀搭乘“馬尼拉大帆船”,穿越浩瀚的太平洋來到亞洲的菲律賓——這個西班牙人以腓力二世之名命名的殖民地,在那裡與中國商人進行貿易,大量採購絲綢、瓷器等高檔商品,再返銷美洲。16世紀下半葉這條新航線的開辟,使得波托西成為跨洲貿易網絡的引擎,用巨量白銀為世界近代史上全球性貿易的起步和歐洲原始資本的積累提供了動力。

  “殖民地為迅速產生的工場手工業保證了銷售市場以及由市場壟斷所引起的成倍積累。在歐洲以外直接靠掠奪、奴役和殺人越貨而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裡轉化為資本。”《資本論》中這樣寫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