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僑鄉的濃濃年味和融融暖意(錦綉中國年)
http://www.CRNTT.com   2024-02-17 09:18:28


 
  廣東江門——

  年俗文化暖僑心

  小年一大早,巴拿馬江門五邑青年聯合總會會長何小娟就來到廣東省江門市僑胞之家,參加市僑聯舉辦的“僑連五洲·僑賀新春”賀年文化交流活動,“我在巴拿馬生活了30多年,每到春節就格外想念家鄉,今年回來十分開心!”

  鑼鼓敲響,寓意著新年吉祥如意的醒獅出現在大家眼前,只見醒獅向觀眾眨巴著眼睛,蹦上跳下,那神氣的神情、威風的動作,讓大家不住拍手叫好,現場氛圍也熱鬧起來,驅散了冬日的寒意。

  室外表演結束後,僑胞們參觀市僑聯專題展。“江門是著名僑鄉,這裡展出的東藝宮燈、蛋雕、手工銅蝦等都是本地特色,目前也已經成了非遺。”江門市僑聯主席林春輝介紹,江門市僑聯每年都會舉辦文化交流、新春茶話會、網絡晚會等活動,“到不了現場的僑胞,我們也會邀請他們錄制春節感言、雲端拜年視頻。”

  “東藝宮燈在海外華僑華人聚居地被廣泛使用,傳承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東藝宮燈傳承人李仰東在現場講解道。何小娟一邊聽著解說,一邊品嘗了恩平瀨粉、荷塘煎魚餅、鹹雞籠等特色美食,“這些都是家鄉的味道,我們在海外特別想念這口地道的家鄉味。”

  江門市圖書館裡,正在展出江門五邑年俗與龍文化展。“我們希望把江門五邑豐富多彩的年俗活動展現出來,觀眾們不僅可以觀看圖片、紀錄片,還可以在現場敲打牛皮鼓,寫寫新年願望,品嘗新會‘發財應子’、大有涼果等地方小吃,一飽眼福和口福。”江門市圖書館地方文獻部主任張東梅說。參觀過程中,不時有僑胞感嘆,在這裡重溫了兒時難忘的家鄉年俗文化。

  在長堤歷史文化街區,寓意“年年有餘”的魚燈、紅紅火火的燈籠將具有年代感的嶺南騎樓裝點得喜慶祥和。

  “這裡是江門城區的發源地,其中啟明裡、南芬裡等是百年前海外華僑華人集資興建的華僑聚居點,是江門現存最早、保留最好、最成規模的僑居歷史起源點。”街區所屬白沙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孫智超說,街區去年入選“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每逢節慶,不少華僑華人都會來這裡尋根,瞭解祖上的奮鬥故事。

  “過年期間,這裡不僅有醒獅、荷塘紗龍、梁家拳等非遺表演,還有漢服巡游、音樂會等年輕人喜愛的活動,讓這個龍年春節年味十足!”孫智超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