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以“京東京造”的運營模式為例分析:“這個模式中,京東京造並不會一味壓低工廠價格,也不是降低產品配置,而是更精準地對接生產能力與市場需求,通過不斷優化供應鏈效率來獲得收益。最終,工廠有了穩定的訂單,品牌實現了‘薄利多銷’,消費者則能通過有辨識度的自有品牌,更加方便地買到高質價比產品。”
徐宇嘉的另一段經歷或許體現了電商自有品牌的市場前景。去年杭州亞運會時,一名與工廠相熟的中國教練給徐宇嘉介紹了某國的國家隊教練,後者想為隊裡採購一批訓練服外套。憑借扎實的工藝,工廠順利取得這一訂單。沒想到,這名教練最近又把另一個國家的國家隊教練介紹到了廠裡。在眾多樣品中,對方一眼看中工廠加工的電商自有品牌產品,覺得款式、品質都符合要求,促成了新的合作。
因為這個故事,徐宇嘉覺得,電商自有品牌為國內產業代工廠提供了另一條發展思路——“打響自有品牌”不一定非走“打響自己的品牌”之路。
面對羽絨服到底該賣700元還是7000元的話題,徐宇嘉覺得答案其實不複雜:“不同的價格對應不同的消費群體。對工廠來說,最好的選擇自然是做那些消費者喜歡、企業又有發展空間的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