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願得此身長報國
http://www.CRNTT.com   2023-09-29 11:16:04


 
  永遠戰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先烈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後來人。英烈精神的賡續傳承從未中斷。中華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新時代是成就英雄的時代。

  從李狄三到王焯冉,傳承的是革命軍人熱血報國的忠誠。

  1950年,李狄三帶領“進藏先遣英雄連”挺進藏北,克服高原缺氧、風雪嚴寒等重重困難,將紅旗插上藏北高原,為保衛祖國領土、解放西藏作出了卓越貢獻。

  70多年來,這支征戰雪域高原的英雄部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戰士王焯冉在保衛祖國領土時英勇犧牲,為英雄部隊書寫了新的榮光。

  從張超到孫寶嵩,傳承的是新時代奮鬥者敢為先鋒的勇氣。

  4月27日,是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孫寶嵩的生日,可他現在已經不過生日了。2016年4月27日,孫寶嵩的戰友、艦載機飛行員張超駕駛殲-15戰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訓練時,戰機突發故障,張超跳傘後不幸墜地犧牲。從那以後,孫寶嵩帶領著基地艦載機飛行教官扎根渤海之濱,探索奮飛之路,為戰教人,放飛了一批又一批中國艦載機飛行員。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在英烈們為之奮鬥犧牲的祖國大地上,一茬茬後來者走過前人走過的路,接過前人手中的槍,守著前人站過的崗……

  尊崇·關愛

  濱江村革命烈士陵園,是遼寧丹東唯一一座由村里出資修建的烈士陵園。占地500平方米的烈士碑林,依山就勢而建。33名烈士中,衹有5名烈士留下姓名。

  回憶當年的故事,74歲的村民葛均臣思緒萬千。70多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前曾在濱江村附近駐訓集結,並開設戰勤醫院。戰爭期間,數十名由前線轉運回國的志願軍傷病員,因傷重犧牲,被就近零散安葬在濱江村附近的山坡上。

  “小時候,一到清明節,附近的村民、學校的學生都來了,大家不約而同給烈士掃墓、獻花。”葛均臣回憶。

  2015年,濱江村將村域內的烈士遺骸集中遷葬。自發趕來的村民手拿鐵鍬,仔細辨認泥土中掩藏的志願軍烈士遺物。除了遺骨,還有頭盔、鞋底、皮帶扣……在場的村民睹物思人,都落淚了。

  這是人民發自肺腑對英烈的尊崇。那些在戰火中逝去的年輕身影,雖未享受到迎接勇士凱旋的鮮花,卻永存於祖國和人民心中。在每一個風雨梨花的季節,迎來淚雨紛飛的祭奠。

  新疆葉城烈士陵園,退役軍人艾買爾·依提從1970年陵園建成,便辭去工作帶著妻兒來到這裡,主動為犧牲的戰友守墓,一守就是47年。他常說:“他們是我的戰友,在一個戰壕里待過,我不能讓為國捐軀的戰友們孤單。”現在,他的兒子接過父親的擔子,繼續守護英靈。

  在沂蒙老區曹莊鎮朱村,每年大年初一,村民們都會將第一碗餃子端到村里的烈士墓前。“頭鍋餃子祭英烈”,這樣的風俗已在全村延續了70多年。

  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76歲的金春燮老人從2005年退休後,主動為抗日英烈修碑立傳。撰寫碑文、採購石材、請黨史研究部門審核史料……從第一座烈士紀念碑開始,到今年,他修了115座。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英雄烈士褒揚紀念工作,在全社會樹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風尚。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尊崇英烈、關愛烈屬的行動中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