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願得此身長報國
http://www.CRNTT.com   2023-09-29 11:16:04


 
  銘記那如光明穿透黑暗般的呐喊——

  “不能因為你們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我們已培養了很多同志,如同紅花的種子,撒遍各地!”李大釗從容就義。

  “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讚美的光明前途。”帶著鐐銬的方志敏,寫下了對可愛的中國的熱情期盼。

  銘記那如真金般無懼烈焰的意志——

  重慶渣滓洞監獄里,敵人對江竹筠用盡酷刑,將竹簽釘進她的十指,妄圖從這個年輕的女共產黨員身上得到些什麼,她淡淡地說:“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

  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戰士邱少雲為了不暴露潛伏位置,雙手深深扣進泥土,忍著烈火從棉衣燒到頭髮、燒進皮肉的痛苦,一動不動、一聲不吭。

  銘記那如江河般蕩氣回腸的求索——

  攜帶“兩彈一星”重要研究數據的科學家郭永懷遭遇飛機失事。當人們找到燒焦的遺體,發現他與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懷中的絕密文件完好無損。

  林俊德,獻身國防科技事業的傑出科學家。生命最後一天,他戴著氧氣面罩,不顧勸阻9次下床,爭分奪秒整理國防科研項目文件資料。強忍病痛工作兩個小時,他終於支撐不住,一躺下就再也沒能起來……

  有一種人的生命,不是為了存在,而是為了燃燒。這些無畏的人,站著是一個勇士,倒下是一座高山。

  傳承·弘揚

  9月25日,喀喇昆侖腹地。一場新雪過後,海拔4280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園顯得更加肅穆、聖潔。駐守西陲的新疆軍區某邊防團官兵來到這裡祭奠英烈。

  雪山戈壁間,有他們仰望不止的前輩,有他們生死相依的戰友。“喀喇昆侖精神”就像山間從未止歇的風,拂過墓碑,又吹向每一個戍邊軍人的面龐。

  今年年初,中部戰區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楊根思連”戰士肖榮基來到這裡,久久凝視著康西瓦烈士陵園紀念碑——鑄就“喀喇昆侖精神”的英魂里,有他摯愛的哥哥。

  2020年6月,新疆軍區某邊防團肖思遠在邊境鬥爭中英勇戰鬥、壯烈犧牲。戰友們整理遺物時,看見他在一篇戰地日記中寫道:“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

  這是戍邊軍人最質朴的表白。年輕的心選擇了邊關,首先要承受生命禁區惡劣自然環境對身體的折磨,然後須忍耐日復一日沒有盡頭的寂寞,最後才是“寧可前進一步死,絕不後退半步生”的選擇。

  “參軍那一天,有人問我,如果祖國需要,我是否會像哥哥那樣,毫不猶豫地衝上去。想著哥哥犧牲時,父母哭紅的雙眼,我猶豫了很久,沒有立即回答。”肖榮基說。

  可他是“楊根思連”的兵。老連長楊根思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戰鬥到最後一刻,抱起僅剩的一包炸藥與敵同歸於盡,“人在陣地在”從此成為這支部隊的基因。連隊晚點名第一個點到的名字,是“楊根思”。

  可他是肖思遠的弟弟。來到哥哥生前所在部隊,他體會到哥哥從未向家里訴過的苦,聽到哥哥的戰友在點名時第一個點到的名字,是“肖思遠”。

  “到!”“到!”“到!”這是肖榮基的回答,這是楊根思傳人的回答,這是新時代戍邊軍人的回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