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產業集群的區域經濟特徵
http://www.CRNTT.com   2023-09-13 09:15:54


 
  行為文化決定產業集群的特質

  文章指出,產業集群,都會有其工業文化特質。工業行為文化是一個地區或者國家長期積澱下來的價值觀念與行為特徵的凝聚。一定意義上說,產業集群文化是其競爭力的底層基礎。地區的人文特質可以視之為經濟行為的“基礎設施”或“空間底色”。

  各民族、各國、各地區、各類人群,有不同的歷史,形成不同的社會行為文化特質。不同產業的發展適應於不同的行為文化。能否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區域產業集群,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地區的社會行為文化特質。資源密集型、勞力密集型、科技密集型、技能密集型、創意密集型等,各類產業集群都有其獨特的社會行為文化背景,在這一意義上,各區域產業集群難以模仿(文化是最難模仿的經濟因素),本質上是創新的產物。

  不同民族、國家、地區間的工業文化多樣性並不意味著各民族、各國、各地區間的隔膜和封閉,恰恰相反,工業化的本質是開放性,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工業化時代的流動暢通性是空前發達的,以工業化為核心的現代市場經濟最具全球化的根本趨向。所以,各國、各地區的工業文化形態都會受到本土文化、植入文化和全球化文化三種因素的影響。因而就特定區域而言,工業化的文化基因必然具有多元性,正因如此,作為工業化生命基因的工業文化,使得工業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創新力。

  工業文化儘管具有相當的穩定性而形成某種傳統特質,但工業文化同時也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具有進化性。本土的、植入的和全球性的文化因素,都會在工業發展進程中推動工業文化的演變和進化。那麼,各國演化中的工業文化本身也就會具有先進的、傳統的和落後的(不適應工業化進程的)複雜因素。

  在打造特色產業集群,促進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工業文化的重要性和深刻性,就能更好地觀察和理解工業技術創新的非均衡性。因為人類社會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多樣性,文化因素所影響的工業行為也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包括民族差異、國家差異和區域差異等。工業生產和資源配置是高度複雜的,現代工業經濟體系表現為產業鏈、供應鏈的分工協調,而各行為主體所居地位具有很大的差異性。世界工業供應鏈、產業鏈中的產業分布,更具有非均衡性,其表現遠大於自然資源分布的非均衡性。自然資源分布的非均衡性,較易得到科學解釋,而尖端工業技術、原創性技術突破的國際分工格局非均衡性,則往往要由文化差異及其決定的制度(行為規則)差異來解釋。觀察研究表明,具有特色的先進工業文化,往往可以成為有關國家占據尖端工業技術、原創性技術高地的內在素養,先進工業文化具有難以模仿的競爭力特質。新型工業化,包括打造特色產業集群,須有先進工業文化的持續賦能和助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