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促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8-10 08:40:00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電/工業互聯網是數字化時代工業體系和互聯網體系深度融合的產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積極穩妥發展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這體現了國家對發展工業互聯網的高度重視。隨著數字經濟加速發展,工業互聯網已應用於45個國民經濟大類,產業規模超萬億元,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立足新發展階段,要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大力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帶動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工業互聯網作為產業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和載體,依托網絡、平台、安全、數據四大功能體系,發展形成了平台化設計、智能化製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模式,是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撐。從產業生態看,工業互聯網需要匯聚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多元主體,構建起跨界融合、開放包容、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能夠有力帶動工業電商、供應鏈金融等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發展,促進產業迭代升級。從發展路徑看,工業互聯網通過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全面互聯互通,驅動數據要素充分流動,實現以數據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推動建立數據驅動的新型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一方面,工業互聯網可以促進企業獲取有效數據、降低運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有助於捕捉市場需求,提升產業協同發展水平。從消費模式看,工業互聯網能夠快速精準對接供給側與需求側,推動C2M(用戶直連製造)等加快發展,使新的商業模式和消費模式不斷湧現。特別是隨著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的推廣應用,以工廠為主的大規模製造模式正在轉向以消費者為主的大規模定制模式,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工業互聯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超過240家,跨行業、跨領域平台達到28家,國家、省、企業三級協同聯動的技術監測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工業互聯網的深入發展,有效帶動了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助力製造業、能源、礦業、電力等支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在暢通經濟循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生產模式和產業組織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在新形勢下,進一步促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須從以下幾方面發力。
  
  全面夯實工業互聯網的基礎支撐。工業互聯網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5G、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基礎支撐與協同創新。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基礎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大力推進5G融合應用,打造網絡建設領先、應用場景豐富、產業特色鮮明的5G生態體系。還要看到,工業互聯網平台是工業互聯網的中樞,能夠顯著優化業務流程、降低工業企業成本和提高效率效益。要採取政府、企業、協會合作等方式,依托優勢產業,促進平台技術、產品、解決方案等與製造業各關鍵環節更好對接。要強化標杆企業引領作用,篩選一批智能製造試點企業,建立工業互聯網專家庫,引導中小企業主動對接平台資源,切實降低企業數字化改造成本。
  
  豐富拓展工業互聯網的創新應用。要依托工業互聯網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著眼工業大數據應用,借助軟件園、數據港等平台載體,積極發展大數據及其相關產業。一是聚焦智能產業,鼓勵引導製造業企業、信息軟件企業圍繞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關鍵領域,提前布局發展工業軟件。二是完善科技咨詢服務,以政府購買服務和市場化運行相結合的方式,鼓勵龍頭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診斷咨詢,培育一批具備軟硬件一體化解決能力、應用效果突出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三是打造“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平台,支持金融機構依托工業互聯網平台數據,更好發揮供應鏈金融的產業聚合力,破解融資難題。四是探索工業電商新業態,鼓勵行業骨幹企業自建或合建行業電商平台,盡快形成規模優勢、競爭優勢。五是加快培育共享製造新模式新業態,依托工業互聯網共享製造平台推動企業充分利用閑置資源,實現製造資源跨企業優化配置、共用共享。六是提升遠程服務質量,鼓勵骨幹企業發展智能網聯產品,有效提升遠程咨詢、遠程運維、故障實時診斷等服務質量和效率。
  
  此外,要不斷拓展工業互聯網發展空間。工業互聯網本質上是產業互聯網,可以賦能各行各業、各個領域。例如,在農業方面,可借助工業互聯網重塑農業產業形態,打造智慧農業發展模式。在文旅方面,可建設旅遊大數據平台,延伸發展“旅遊+社交”“旅遊+電商”等新模式,以數字化賦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可應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速5G應用場景建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努力建設智慧城市示範區。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侯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