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拓展“雲邊協同”的新型工業化應用
http://www.CRNTT.com   2023-07-29 09:17:26


  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邊緣計算是打通工業互聯網賦能行業數字化“最後一公里”的關鍵支撐技術。未來,要重點圍繞“雲邊協同”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創新,加快關鍵技術產品研發,促進新場景新模式應用,進一步賦能傳統產業轉型發展。
  
  從歷史沿革來看,人類發展數千年文明史開拓暢通之途,演繹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格局。物流、人流、信息流及其暢通形態的格局,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性表現。自古至今,除語言文字的發明使用之外,人類發展的暢通可包括實體性暢通、信息化暢通等。比如,實體性暢通主要依賴經濟創造,特別是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暢通則主要依賴知識思想流動,特別是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的智慧傳播擴散。在當今世界,信息化暢通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因而被形象地稱為“信息社會”。信息技術長足發展的一個突出表現,是數據成為重要的經濟要素資源,並形成系統性的大數據供需機制。信息高度暢通流轉以及生成式高智能技術的突破,使得經濟社會的暢通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人類得以進入信息化新時代。
  
  同時,新時代信息技術的進步促使人類發展態勢也獲得了很大改觀。特別是信息領域的大數據、強算力、高智能、域協同,極大地拓展了高效暢通的信息空間。網絡平台、線上世界成為各國創新創造活動的廣闊舞台和高技術產業萌發的沃土。基於大數據使用和大模型計算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與實體產業相融合,正試圖改變產業發展的基本技術路徑和新產品的技術形態。
  
  這些情況表明,數據已經成為實質性的生產要素。大數據的雲儲存、雲計算能極大提升信息通達度和信息賦能作用。雲技術與各領域運用技術的密切連接融合,形成雲計算與邊緣計算相結合的強大算力。通過邊緣計算打通工業互聯網的更暢通路徑,可以對各相關行業的創新發展進行有力的數字化算力賦能,使之獲得強大科技支撐和暢通推力。有人稱之為行業數字化賦能的“最後一公里”,即從雲端聚能到邊際發力,從而實現新一代信息技術向各產業領域的廣泛滲透。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繁榮發展,也與工業化的本質息息相關。工業化時代的最基本特徵之一,是物質財富創造過程表現為持續的經濟增長,即使進入新型工業化階段,國家發展目標取向從經濟高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但可持續增長仍然是其突出特徵。工業化時代的經濟暢通運行,不僅促進了經濟增長,而且依賴經濟增長。進入工業化信息化相融合的新時代,實體經濟、有效市場和信息網絡更加具備了獨特的暢通性特徵以及促增長的能動性。暢通性主要體現為產業轉型升級、以大數據運用為基礎的高智能協同系統,等等。這也是傳統工業化轉型為新型工業化並可保持經濟增長強勁態勢的時代特徵。
  
  進一步而言,在新型工業化時代,大數據高智能全域態的信息技術進步,表現為產業體系和產業鏈日趨複雜的信息技術滲透性格局。發達通暢的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的大模型運用、雲邊計算協同的信息運用場景等,都塑造了新型工業化的高度信息化特徵,成為其強大的信息技術驅動力。而如此複雜的世界信息系統格局,須有與之相適應的規則體系。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需要不斷增強創新、勇於面對風險。這是一個需要創新、承受風險的時代,也是一個需要不斷與時俱進、適應產業體系的全球化趨勢的時代。
  
  有鑒於此,要重點圍繞“雲邊協同”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創新,加快關鍵技術產品研發,促進新場景新模式應用,賦能傳統產業轉型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包括但不限於存儲、計算、網絡技術、分布式雲、雲邊端一體化算力服務等,有助於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信息暢通傳遞的新空間和新通道,助力產業經濟的信息化技術邁上新高度。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碚(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