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拉台入複合型印太軍事聯盟
美國在印太構建的多邊多種多型軍事聯盟已基本成型,但要明確把台灣正式拉進其中,在法理上、政治上和外交上都不便當。為此,美國醞釀了美台建立準軍事同盟的構想,作為把台灣塑造成軍事盟友的準備和過渡。這個構想的內容大體上是:1.確立台灣為美國的非北約盟友,除了不簽約、不駐軍、不設基地,台灣與美國的軍事關係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無差別,使台方成為印太各類軍事集團的觀察員甚至實際成員,絕不考慮讓台灣接受“一國兩制”模式的和平統一。2.因為上述“三不”,美國必須有計劃地增加對台軍售,包括進攻性武器,在台島囤積大量武器彈藥,以備戰時之需。3.美方對台軍進行系統性軍事培訓,包括觀摩不同類型和層級的指揮行動、特種兵、電子戰人員等。4.讓台軍參加各類印太軍演,並加強針對台海的聯合軍演。5.考慮在台灣設兵工廠,直接製造美式武器,主要是用量較大而又不便運輸的武器,以防短期內爆發台海戰爭。6.共建美台戰時聯合情報與指揮系統,可能設在較近的關島,以便戰爭爆發後台軍方高層轉移。7.不公開承諾美軍入島協防,但許諾對台提供更新型更高端更有效的軍事保護。8.準備好在必要時撤走台方軍政高層,以便繼續異地領導和指揮開展抵抗運動。
這個構想的基本實施策略則可歸納為:1.製造中國大陸準備武統的輿論,增加美台準軍事同盟的合理性,加快美國國會各種助台法案。2.醞釀一個2027年前後爆發戰爭的預案,做從反登陸、反封鎖到反攻城的相關軍事準備。3.密切觀察和研究烏克蘭戰場作戰方式移植到台灣島的可能性,以便拖延戰場行動,消耗解放軍力量,增加解放軍犧牲。4.調整對台軍售結構,提高新型步兵單兵作戰裝備的比例,為打城市戰創造條件。5.要求台方修法,降低入伍年齡、延長兵役期限,擴大徵兵員額。6.設法阻止台軍投降,增加台軍犧牲、誤傷平民、增加難民,製造人道主義危機,干擾解放軍行動,醜化解放軍形象。7.為戰爭進行武器、能源和糧食等戰略儲備。8.考慮美方及其亞太盟友戰時對台海空支援辦法,主要是空投急需品的辦法。
(四)台海南海的戰略聯動將成為常態
1.人們普遍擔心所謂“三海聯動”,即東海、台海、南海同時發生衝突和危機,令中國大陸難以應對。還有所謂四海聯動的聳動說法,也不能說是空穴來風。不過,真正有現實可能性和探討意義的還是台海與南海聯動問題,一般稱之為兩海聯動。在菲律賓增加對美軍開放四個軍事基地後,兩海聯動可以說更加凸顯了。從戰略層面看,兩海聯動是簡單的,但從策略層面看,卻是複雜的。例如,台灣當局可能希望美軍把兩海掛鉤,開展巡航,似可讓台灣一舉兩得。但民進黨當局絕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開採取包含“台獨”的南海舉措,放棄某個屬於領土範疇的島嶼及其水域,而可能與馬英九當局的立場拉開一定距離,或許回到李登輝時期的政策立場——“在管理釣魚島和南中國海周邊領土爭議方面,台灣應避免把那些區域認定為‘自古以來屬於中國’或‘構成(中國)歷史水域’,以便與中國在那些爭議上的立場保持一定距離〔16〕。”也就是說,說法可以是模糊的,不明確宣示或否認南海水域屬於中國,但含糊其辭地表示屬於“中華民國”或者台灣,同時表示和平解決有關爭議,維護國際航行自由等等。
2.假如台灣當局以為西太平洋局勢可以利用,執意在美國保護傘下藉南海問題挑事,以謀取政治利益,則必須承受兩方面的重大危機與損失。一是一旦太平島發生被越南攻佔的危險,大陸依法收復它之後,不會歸還給台灣。二是引起連鎖反應,壓縮台灣所謂國際空間,直至出現“雪崩式的斷交潮”。這對台灣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會徹底敲碎“中華民國”外殼。有國外學者指出:“除了外交承認所傳遞的象徵性地位外,保持哪怕幾個盟友也可防止被進一步孤立,阻礙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沒有國際反對的情況下合併台灣的能力〔17〕。”筆者相信後者的論斷有些思考基礎,循著這個思路推延下去,如果“斷交”發展到極致,接近於零“邦交”時,“中華民國”也就宣告完結了。
3.長期以來,中國決策層對台海的關切遠超過對南海的關切,因為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南海問題是國際問題,即使在陳水扁執政時,也沒出現台海與南海聯動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中國領導層對台海的高度關切可能是中國與其他南海島礁聲索國關係相對舒緩的原因之一。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指出,台灣問題顯然令中國政府魂牽夢繞,達到了寧可在其他同等重要挑戰方面蒙受損失的程度〔18〕。在西方研究者看來,中國政府如此令人費解地強調台灣問題,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中國願意與其絕大部分陸地鄰國談判、妥協、解決領土爭端,但在南海和東海領土爭端上卻不是這樣。除了對海運通道及潛在油氣資源的戰略性關切外,中國在現存海洋爭端上的相對不妥協可以解釋為,中國政府長期堅持並堅定不移地對待與台灣統一的問題,絕不妥協讓步,不削弱自己的能力,如果必要,不惜武力解決〔19〕。這就是說,台海、東海、南海相連通,台灣問題的解決跳不出這個海域。這或多或少接近了中國地緣戰略安全的真實處境和應對策略。
4.這衹是從單方面的戰略憂慮出發做出的假設,沒有充分考慮相關各方的多方面因素,如經濟、社會、文化、思維方式等因素。建設性思維和行為是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協商談判、求同存異,以較低的代價解決較大的難題。但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大距離,可以說“東亞和東南亞日益增加的摩擦看來沒有形成一個新的、共同參與的地區安全秩序的前景,但這應當是目標”〔20〕。有關當事國各有不同的客觀情況和主觀關切,尤其是中美兩個大國深受戰略博弈所困,可以說莫衷一是,甚至是南轅北轍。但和平解決總比武力解決代價小。既然有內政、相互依存、大國現實主義思維等衝動,“前路就是在亞洲構建一種共同參與的力量平衡,它限制強硬的衝動、建立共同參與的多邊經濟與安全體制,並加強相互依存,進而提高無羈絆的衝突的代價”〔21〕。這是理想主義的,但不是不可企及的,衹是需要有關各方做出努力,有所妥協、有所讓步甚至有所犧牲。
結論
綜上所述,在思考如何塑造推進國家統一進程的外部環境問題時,須考察研究全球戰略大環境尤其是地緣戰略環境。⑴中國不可忽略的戰略視點是,全球力量對抗坐標正在向台海轉移,這是無法迴避、更無法否認的重要事實。這當然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但地緣戰略因素是最重要的甚或是決定性的。⑵從歷史視角看,世界大國陸海戰略糾結與抉擇的經驗教訓,對同樣面對以台灣問題為焦點的陸與海戰略平衡難題的中國,具有重要借鑒意義。中國要吸取世界大國的歷史教訓,避免陸海戰略糾結,科學地謀劃一個東西呼應、陸海聯動的戰略棋局。⑶中國的戰略安全也需要一種平衡的地緣戰略選擇和設計。在地緣視野中考察中國的處境,可以說我們的地緣戰略環境有自己的特殊性,這就是陸強海弱、陸安海亂。由於海上博弈的對手更強大、問題更複雜、不確定性更大,也由於“印太”海洋戰略聯盟的出現,以及馬六甲海峽的戰略約束和南中國海的波譎雲詭,海上的挑戰更大,因此中國需要智慧地選擇一條先陸地後海洋的戰略道路。⑷作為戰略焦點的台海,已被美國設定為對華展開戰略博弈的核心與前沿,成為美國保住其全球霸主地位的主“戰場”。為此,美國設計了一整套軍事保台的綜合策略,並在烏克蘭戰場上加以驗證,不同之處則在於準備在台海與解放軍打一場空前規模、全新樣式、複合型高科技海戰;已開啟了把台灣拉進印太複合軍事聯盟的進程;美國為了把北約國家拉進印太複合軍事聯盟,並利用少數東盟國家,單用台海這個理由比較牽強,把南海爭端加上,會感覺理由比較充分,兩海聯動遂成為現成的選擇和今後的常態。⑸所有這些都表明,中美兩國正在世界百年大變局的大背景下,分別以陸地板塊與海洋板塊為後盾、以台海為爭奪焦點與對抗前沿,展開涉及多國、空前複雜、日益激烈、波及全球的地緣戰略博弈,使中國統一問題變成更加複雜和棘手的難題,但同時也為中國統一進程賦予了更豐富、更深刻的民族復興、反對霸權、維護正義的世界性涵義。
基金項目: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新時代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的外部環境塑造研究》,項目編號22JJD810022的初步成果。
註釋:
〔1〕王海良:《世界大變局:全球力量再平衡與國際秩序的重塑》,載《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1月號。
〔2〕Robert D. Kaplan, Asia’s Cauldro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nd of a Stable Pacific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4) p. 7.
〔3〕王海良:《美國戰略調整與亞太安全趨勢》,《太平洋學報》2002年特刊《面向太平洋》第1期,第13頁。
〔4〕布熱津斯基:《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51、53頁。
〔5〕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6,第440頁。
〔6〕亨利·基辛格:《美國的全球戰略》,海南出版社,2009,第98頁。
〔7〕Ashley J. Tellis: America’s Bad Bet on India New Delhi Won’t Side With Washingtong Against Beijing on Foreign Affairs, May 1,2023.
〔8〕楊犇堯、黃蔚:《新加坡學者答中評:一帶一路是中國新安全觀》,http://www.crntt.com/doc/1037/7/2/4/1037/72402.html, 2015年6月3日。
〔9〕Robert D. Kaplan: Asia’s Cauldro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nd of a Stable Pacific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4) p. 8.
〔10〕Robert D. Kaplan: Asia’s Cauldro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nd of a Stable Pacific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4) p. 19.
〔11〕 Maritime Security in The Indo-Pacific: Perspectives from China,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dited by Mohan Malik , published by Rowman & Littlefield,2014,p.198.
〔12〕David M. Lampton: Following The Leaders Ruling China from Deng Xiaoping to Xi Jinping,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14,p.185.
〔13〕Maritime Security in The Indo-Pacific: Perspectives from China,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dited by Mohan Malik , published by Rowman & Littlefield,2014, p.189.
〔14〕Global China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ches, edited by Pak Nung Wong and Yu-shek Joseph Cheng, published b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d, Ltd,2015.p.375.
〔15〕Global China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ches, edited by Pak Nung Wong and Yu-shek Joseph Cheng, published b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d, Ltd, 2015.p.376.
〔16〕Jing Huang with Xiaoting Li: Inseparable Separation: The Making of China’s Taiwan Policy, published b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Ltd. Singapore, 2010, p.225
〔17〕Timothy S. Rich: Renting Allies and Selling Sovereignty: Taiwan’s Struggle for Diplomatic Recognition, in The Changing Dynamics of The Relations Among China,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edited by Cal Clark, published by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Newcastle upon Tyne, UK, 2011, p.189.
〔18〕Martin A. Smith: Power in the Changing Global Order: The US, Russia and China published by polity press in UK, 2012, p.173.
〔19〕Martin A. Smith: Power in the Changing Global Order: The US, Russia and China published by polity press in UK, 2012, p.174.
〔20〕David M.Lampton: Following The Leaders Ruling China from Deng Xiaoping to Xi Jinping,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14,p.231.
〔21〕David M Lampton: Following The Leaders Ruling China from Deng Xiaoping to Xi Jinping,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14,p.232.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3年8月號,總第30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