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上市鋰企全球布局儲能及鋰電回收業務
http://www.CRNTT.com   2023-03-22 16:59:06


 

  “國軒高科與日企合作的業務互補性較強,我國提供先進的產品和管理系統,對方提供當地的EPC服務以及後期的運營維護等,這也體現出我國鋰電企業正不斷深化國際合作。”祁海珅向記者表示。

  “我國的鋰電池電芯製造,包括PACK以及BMS、EMS等相關的軟件系統和硬件產品在世界都是領先的。”祁海珅介紹,伴隨全球能源轉型,海外市場對於新能源建設將愈發重視,鋰電池回收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鋰電回收業務漸熱

  多家上市公司出海布局

  未來幾年市場將產生大量報廢動力電池,國盛證券研報認為,“目前動力電池壽命約為5年至8年,隨著前期新能源汽車進入報廢期,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報廢電池的數量將大幅增加。”華安證券研報也顯示,我國即將迎來大規模的動力電池“退役潮”,據測算2030年回收市場價值將達近1700億元。

  在新能源產業細分新興市場中,一些鋰企早已將目光瞄准海外,加快布局鋰電回收業務。比如,去年10月份,博世科稱其在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以及歐美日韓區域開展廢舊鋰電池回收業務,其與印尼永慶公司就國內外廢舊鋰電池回收及利用達成深度合作,合作內容包括共同對廢舊鋰電池進行回收再利用處置,為博世科在廣西北海的鋰電池資源化利用項目提供深度精製加工原料。

  去年12月份,天奇股份也發布公告稱,已與斯泰蘭蒂斯(上海)汽車有限公司(系Stellantis集團在中國設立的全資子公司)簽訂《服務協議》,擬為後者提供覆蓋全中國市場的退役鋰離子電池回收及循環利用服務,建立鋰離子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保證廢棄鋰電池有序回收及規範處理,服務期限為5年。天奇股份表示,未來將基於本次合作的良好開端,與Stellantis集團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拓展海外市場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業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