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家衛健委放寬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審批
http://www.CRNTT.com   2023-03-22 16:58:47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據證券日報報導,多位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目錄(2023)》的發布利好醫療器械行業發展。

  醫用設備配置要求放寬

  早在2015年,我國就明確將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由非行政許可轉為行政許可事項。此後,在2017年5月份發布的《國務院關於修改<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80號)中明確了大型醫用設備目錄的制定要求。

  因此,國家衛健委於2018年4月份,推出了《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管理目錄(2018年)》(以下簡稱《目錄(2018)》)。

  根據國務院令第680號,《目錄(2018)》分為甲、乙兩類,分別由中央和省級負責配置管理。而此次發布的《目錄(2023)》也延續了這一規定。具體來看,甲類大型設備是指資金投入巨大,使用費用很高,技術要求特別嚴格的大型醫療器械,配置數量較少,一般按省級或跨區域配置;乙類大型設備指資金投入大、運行成本和使用費用高,技術要求嚴格的大型醫療器械,一般以省級及以下區域為規劃配置單位。

  相較於《目錄(2018)》,此次推出的《目錄(2023)》中,管理品由10個調整為6個。其中,甲類由4個調整為2個,乙類由6個減少為4個。

  國家衛健委指出,此次《目錄(2023)》的制定原則中包含“簡政放權”,對技術成熟、性能穩定、應用規範的設備,積極推動由甲類改為乙類或由乙類調出目錄。具體來看,在《目錄(2023)》中,涉及正電子發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統(PET/MR)由甲類調整為乙類;64排及以上X線計算機斷層掃描儀、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統調出管理品目。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部分產品從甲類調整到乙類,甚至被調出,意味著監管層面的審批權下放,醫療機構配置設備的數量或將增多。同時,隨著限制放寬,大型醫用設備進入醫療機構的阻力將會明顯下降。對相關公司而言,會有業績上的促進作用,對行業而言將是重大利好。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