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延續性和穩定性的特點,與整個政治體系內其他層面的變化相比,政治文化往往表現出一定的滯後性。這種情況在香港社會表現得尤為典型。1997年後,香港雖然已經回到祖國懷抱,融入國家治理體系,但是濫觴於英治時期的“香港本土意識”依然是香港社會的主流政治文化。這種意識又經由經濟社會的雙重壓力、西方干預勢力的煽動得以加劇,遂越演越烈,危及社會安定。
一種新質的政治文化的形成過程通常是十分緩慢和複雜的,這也意味著香港文化教育的撥亂反正並非易事,但是困難並不能阻礙前進的步伐。2022年是“愛國者治港元年”,站在這一重要歷史節點,我們更當認識到香港需要一種不同以往的政治文化,這是“一國兩制”進入下半程的題中應有之義。近兩年來,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為此做出諸多努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改革學校課程。課程改革是教育的根本,關係到香港下一代的成長。近兩年來,香港在課程方面的改革大致有以下幾方面:其一,通識教育科的改革。通識教育科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由“‘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和“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3大主題組成。其二,2021年初,新編訂了《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要求在中小學推進國家安全教育。其三,2021年12月,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向全港中小學發出通函,公布《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鼓勵學校在現有基礎上加大力度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其四,此前,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還公布了初中中國歷史新課程大綱,相關出版社開始據此修改教師用書,指導教師準確教授歷史。
二是把控教師資質。在教師資格把關方面,新一屆特區政府極為重視。《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公布,由2023/2024學年起,教師基本法測試的要求將擴展至所有直接資助計劃學校及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而測試內容會涵蓋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除常額教師外,以現金津貼聘請的新聘教師亦須通過測試;有關要求適用於教師職系的所有職級,包括校長。視乎內地恢復免檢疫通關,所有公帑資助學校新入職教師及公營學校擬晉升教師須參加內地學習團。此外,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港區政府也就家長國安教育推出有關舉措,比如,由2022/23學年起,所有公帑資助學校須為家長舉辦至少一項與國民教育相關的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