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日報: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豐收沃土
http://www.CRNTT.com   2023-01-10 10:42:18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習近平總書記牽掛著耕地保護和耕地質量提升,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創造新輝煌,實現量和質“雙提升”。到2022年底,全國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踏上新征程,我國高標準農田建設邁出新步伐。2023年要繼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建4500萬畝、改造提升3500萬畝,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豐收沃土,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擴規模,種糧農民增添底氣

  高標準農田占我國19.18億畝耕地的一半以上

  冬日暖陽下,行走在河南省獲嘉縣照鏡鎮的田間地頭,廣袤田野裡一派繁忙景象:鋪路基、和水泥、運砂漿、整修溝渠……高標準農田建設如火如荼,村民們熟練地操作著挖掘機和攪拌機。忙碌幾天後,數條縱橫交錯的機耕道慢慢成形舒展。

  說起建設高標準農田,照鏡鎮樓村黨委書記張洪飛打開了話匣子:“現在將占用耕地的苗木騰退,保糧食種植面積,高標準農田建設有了增量空間。另外,耕地平整讓原先的小田變成了成片的‘大田’,溝渠排灌及時,機械化加力推進,鄉親們的種糧積極性更高了。”

  “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持續擴大。”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司長郭永田介紹,到2018年,我國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6億多畝,占耕地面積不足三成。2018年機構改革後,農業農村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特別是近兩年,每年建設任務由8000萬畝提高到1億畝。“到2022年底,全國累計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占我國19.18億畝耕地的一半以上。”

  農田提標準,種糧增底氣。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長塘鎮毛山村的高標準農田裡,挖掘機來回作業,挖高填低,不一會兒,就平整出了連片土地。“土地平整後,可利用的土地增加了700多畝。”項目負責人廖愛飛說,2022年長塘鎮重點對9個行政村9000畝土地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鎮共建成高標準農田2.6萬畝。

  “修了高標準農田之後,我們種糧的日子越來越好。”吉安市吉水縣水田鄉孔巷村糧農胡富根說,“項目區的莊稼旱能澆、澇能排,高溫乾旱影響不大,2022年秋糧再奪豐收,畝產1200斤左右。”算起種糧賬,胡富根底氣十足。

  近年來,吉水縣集中精力推進整鄉(鎮)整村高標準農田建設。2017年以來,吉水縣已建成高標準農田30.52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55%,共投入各級財政資金9.15億元。

  高標準農田建設,讓中國飯碗端得穩、端得牢、端得好。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副司長吳洪偉說,高標準農田在確保重災區少減產、輕災區保穩產、無災區多增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