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聽,紅色的歷史在述說
http://www.CRNTT.com   2022-12-14 15:04:28


 
  萬山紅遍,尊崇英雄成為風尚

  “我又想起來一些,你們還有時間過來嗎?”

  一天,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紅色足跡擁軍志願者協會發起人葛繼紅,接到曾採訪過的抗美援朝老戰士李先庭的電話。這是一支在鞍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管理下組建,致力於挖掘採訪鞍山本地農村參戰老兵、開展社會性慰問的志願者團隊。

  聽到老人帶著期盼的詢問,葛繼紅連忙回答:“來,來,我們明天就去!”再次相見,架好設備,老人拉著志願者們又講了兩個多小時。左鄰右舍也好奇地圍過來,一起聽他講故事,不時發出贊嘆聲。

  “以前不知道隔壁家老爺爺有這麼多驚心動魄的經歷。”聽完李先庭的講述,村民李斌感嘆,電視上經常看到的英雄原來就在身邊。

  “我們在記錄口述歷史的過程中,也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我們。”葛繼紅說,一路走來,這支志願者隊伍的規模越來越大,由原先的5人擴大至300餘人,志願服務內容拓展到為老兵拓印足跡等活動,他們拍攝的參戰老兵口述歷史紀錄片,在鞍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指導下修建的鞍山市弘蓮榮譽軍人博物館播放,吸引眾多遊客參觀。

  “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有組織地參與口述歷史採訪工作,凝聚起尊崇老兵、崇尚英雄的社會共識。”遼寧省軍區領導介紹,這些社會力量是對政府和軍隊力量的有益補充,在口述歷史採訪工作中發揮了廣泛的帶動作用。

  今年夏天,遼寧省軍區錦州第三幹休所整理校對口述歷史文字資料時,迎來一批得力助手——錦州市凌河區龍江街道黨工委組建的大學生志願者團隊。15名在校大學生利用暑假走進幹休所,傾聽老幹部的戰鬥故事,整理校對文字檔案,參與參戰老兵口述歷史採訪的收尾工作。

  “正是革命先輩浴血奮鬥、犧牲奉獻,才有了我們如今和平安定的生活。”參與校對的海南大學學生張詩淇感受頗深,她表示,要傳承這種不畏困難、奮勇向前的精神,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口述歷史的生命在於有人傾聽。目前,遼寧省各地拍攝的參戰老兵口述歷史成果正在全社會廣泛傳播。一個個鮮活的、立體的故事在遼寧大地上引起強烈反響,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社會氛圍在這片紅色熱土愈加濃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