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聽,紅色的歷史在述說
http://www.CRNTT.com   2022-12-14 15:04:28


 
  “這條狗是哪裡來的?”在薛承讓的家,一條大型犬引起採訪團的好奇。

  “這是薛老的狗,他兒子開玩笑說他對狗比對兒子還親。”薛承讓生前所在的遼寧省軍區鞍山第一幹休所領導也不清楚薛承讓愛狗的原因。

  正當大家為此抱憾時,路過的幹休所司機李慧東接過話茬:“平津戰役中,薛老用一條狗吸引住敵軍警戒犬,悄無聲息地完成突襲,端掉敵軍一個旅部,俘虜200餘人。薛老總說,那次戰鬥,狗立了大功。”

  帶狗立功、徒手奪槍、險被截肢……一個又一個故事通過李慧東之口還原再現。曾經保障薛承讓出行的李慧東打撈記憶、回想細節,歷史事件由親歷者口述變為由身邊人轉述,完成了紅色歷史的當代表達。

  當下,隨著文化數字化建設工程的蓬勃興起,遼寧省軍地將歷史事件和相關人物的珍貴材料作為宏觀敘事的補充,通過文字、圖表、影像等多媒體形式記錄下來。2019年,遼寧省軍區製作完成8集電視紀錄片《紅色記憶——不能忘卻的故事》;2020年,遼寧省軍區聯合《黨史縱橫》雜誌刊發抗美援朝老戰士訪談特輯;2020年以來,遼寧省丹東市委宣傳部連續3年搶救性拍攝抗美援朝口述歷史大型系列紀錄片《銘記》,採訪360餘位志願軍老戰士;2021年,遼寧省軍區協同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開展“搶建英雄譜”活動……從部隊到地方,越來越多的故事被挖掘、被講述、被記錄。

  “我沒什麼事跡,怕是要讓你們失望了。”老兵們總是以這樣的話開頭,但講出的戰鬥故事往往驚心動魄、可歌可泣。

  當聚光燈投射到參戰老兵身上,他們將以個體為坐標的記憶逐漸連綴成一座積篋盈藏的紅色記憶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