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港深辦世博 可帶來50年紅利
http://www.CRNTT.com   2022-12-12 17:02:54


 

  可以說,昔日舊廠房、舊船塢集聚的工業“銹帶”,因為世博會的舉辦,成為惠及市民的“秀”帶,活力和機遇一直在這片土地孕育、生長。也正印證了二十年前,上海申博成功那一夜,時任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寫下的一句話:“今天,誕生了一個偉大的希望。”

  編寫《註冊報告》 更大挑戰

  贏得世博會主辦權,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周漢民介紹,8年的籌辦世博會階段,除了籌建世博局等專門的辦事機構,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更大的挑戰,就是《註冊報告》的審查和通過。

  根據國際展覽局規定,祗有審查通過《註冊報告》,上海才能啟動世博會的宣傳推介和招展工作。經過與國際展覽局多次溝通和磋商,《註冊報告》最終敲定九方面內容:相關法律和財政措施以及組織機構的法律地位;名稱、主題與持續時間;上海世博會主題深化與園區內活動分類和介紹;世博會場地規劃;財務計劃;溝通與推介計劃;後續利用的初步計劃;初步商業化運作計劃;法律附件。

  《註冊報告》編寫從2004年初開始,2005年4月,11萬字的英文和法文初稿提交後,國際展覽局一下子反饋了108個問題,為此,周漢民又帶領團隊日以繼夜奮戰,一個一個研究解決。最終,在各方精誠努力下,2005年12月,中國成為第一個一次就通過《註冊報告》的國家。這也為2006年3月21日,中國正式發出參展邀請奠定了基礎,爭取了更多時間。

  周漢民特別指出,《註冊報告》通過後,一切工作當然會有微調,但沒有重大調整。道理很簡單,“謀定而後動,我們謀的時間很長,而且謀定以後又化為國際承諾,那就不能輕易的改動。”無論是申博還是辦博,周漢民還有一個很深的體會是,沒有國家的強力支持,就不會有巨大的成功。

  中國決定申博後,國家就會成立申辦委員會,中央政府幾十個部委辦全力支持上海。在場館建設上,國家各部委也都積極投入,號召許多世界知名的企業建起了精彩紛呈的企業館,帶動了外國企業館的建設。永遠不能忘記的是,“因為是國家行為,我們國家領導人無論在任何場合都表達對世博會堅定的支持,我們中國駐海外所有使領館將推介上海世博作為國家責任全力以赴。”更難忘的是,正是國家的信任和重托,周漢民在國際展覽局任代表時,才能理直氣壯又十分平等地與國際社會交流。

  雖然稱“上海世博”,但世博會是中國的,舉辦地在上海,國與城的關係不能顛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