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AI找靶點 新藥有望“快一點”
http://www.CRNTT.com   2022-12-08 18:27:49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據廣州日報報道,在位於廣州科學城的一座實驗室裡,腫瘤藥物研發專家黃文林教授正忙著研發新款抗腫瘤藥物。“這兩款創新靶向抗腫瘤藥物正在進行臨床I期研究,AI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從早期靶點到臨床前候選化合物選擇,一般只需要3~6個月,過去至少需要2~3年,這種效率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黃文林說。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解到,AI加速助力新藥研發,幾乎參與了從藥物靶點發現到臨床試驗的全過程。部分頭部新藥研發企業也表示,AI能够提高藥物療效和安全性的預測准確性,進而提高藥物研發的成功率,降低成本,如今,新藥研發周期可從12年~15年縮短到10年以內。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歡歡

  AI助力腫瘤藥物研發:

  “未來更多腫瘤將成為慢性病”

  AI 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中的應用涉及新藥研發、輔助治療、基因治療等方面,其中新藥研發在全球醫療AI市場中的份額最大。

  黃文林表示,藥物研發有四個階段:靶點選擇和驗證、化合物篩選和先導優化、臨床前研究以及臨床試驗。而最困難的步驟就是靶點驗證,尤其是核心靶點。“如果把病比作一把鎖,那麼靶點就像是鎖芯,如果找到鎖芯并研究出鎖芯的內部結構,就能研發出鑰匙,而這把鑰匙就是新藥。”

  據黃文林介紹,最近5年全球新出的抗腫瘤藥物,不管是在靶點發現還是臨床階段都有AI參與。“以腫瘤藥物研發為例,傳統的高通量篩選庫通常含有上百萬種化合物,初始篩選過程可能花費數百萬美元,并需要幾個月時間,隨後的先導化合物優化可能需要數年才能確定臨床前候選藥物。但在 AI 幫助下,虛擬化合物幾天內可以篩選數十億個分子的文庫,通過AI計算預測識別臨床前候選化合物可能只需要幾個月到一年的時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