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AI找靶點 新藥有望“快一點”
http://www.CRNTT.com   2022-12-08 18:27:49


 

  黃文林表示, 目前幾乎所有蛋白質的結構都可以通過AI智能平台來進行預測,根據所需結構讓AI推算分子序列的逆向研究也獲得實質性進展。而絕大多數疾病的病因都與蛋白質的功能異常密切相關。“比如現在大家所熟知的針對丙肝的抗病毒藥物的研發,就是在AI的支持下,針對丙肝病毒的特征研發出了抗病毒藥物,從而減緩了丙肝向肝癌進展的進程。這類藥物直接作用於丙肝病毒的三個靶點,藥物進入病毒體內後與相應的靶點蛋白質結合,讓它們的蛋白質表達發生變化,失去毒性。”

  “腫瘤藥物研發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AI不斷試錯找出腫瘤靶點所具有的蛋白質特征,進而找到與這種蛋白質特征產生親和力的蛋白質,讓其蛋白質表達發生變化,就把腫瘤從高危害性變成了慢性病,只需要長期服藥即可。”黃文林說。

  他認為,未來AI將是藥物研發最重大的技術紅利之一,它可以將藥物研發周期從12年~15年縮短至10年以內。

  讓罕見病“有藥可醫”:

  AI幾何級提升基因序列篩選效率

  這些年,清華珠三角研究院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主任韓藍青一直在利用AI助力罕見病藥物研發。“我們已經與國內一家生產眼科罕見病對症藥物研發的公司合作,利用我們這種高通量衣殼蛋白篩選技術,可以將基因序列篩選效率呈幾何級提升,幫助制藥企業更快找到罕見病的靶點。”

  韓藍青介紹,罕見病的治療關鍵是找到致病基因,傳統的研究手段如同大海撈針,而AI可以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提高藥物研發效率。“如新型腺相關病毒(AAV)作為基因治療領域最常用的病毒載體之一,已在多種罕見病適應症上取得進展。目前國內已有8款適應症為罕見病的AAV藥物獲批進入臨床,主要聚焦在神經、眼科、血液疾病領域。”

  韓藍青說,罕見病之所以成為藥企基因療法的最佳選擇,是因為80%以上的罕見病都是單基因突變的遺傳病,基因治療可最大程度針對病因,所以AI在罕見病藥物研發中能發揮突出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