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黑土地上崛起“大國糧倉”
http://www.CRNTT.com   2022-12-05 17:48:10


  中評社北京12月5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在我國糧食生產格局中,近些年來“北糧南運”已成事實——黑龍江正是其中當之無愧的“排頭兵”。統計數據顯示,黑龍江10年累計為國家貢獻糧食1.47萬億斤,糧食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均居全國第一,為我國糧食生產作出突出貢獻。

  在世界糧食局勢趨於緊張的背景下,今年黑龍江不僅糧食生產迎來“十九連豐”,還瞄准了5年左右把全省糧食產量增加1000萬噸的新目標。黑龍江如何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不斷實現突破?如何解決好“誰來種地、種好地”的問題?如何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

  這裡有一支“國家隊”

  鬆花江滾滾奔湧,潤澤兩岸黑土良田。在祖國的東北角,黑土地經歷春播、夏長,迎來令人喜悅的糧食生產“十九連豐”。歷經70餘年的開發,北大荒如今變成了“中華大糧倉”。

  在烏蘇裡江畔,北大荒農業股份八五九分公司總經理尹顯洪難改貴州口音。16年前,大學畢業的他懷揣對農業的熱愛從大西南奔赴東北,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北大荒建設中,如今成為一名地地道道的北大荒人。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在“開發北大荒”的號召下,解放軍現役軍人、複員轉業官兵、支邊青年、城市知青等一批又一批拓荒者、建設者從全國各地而來,向荒原要糧、向嚴寒要地,在黑土地上播撒種子、收獲希望。

  “我是學農學出身,當年想著要從事農業就要到北大荒。因為這裡是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的最前沿,有著農業發展的廣闊天地。”尹顯洪告訴記者,他從未後悔當初的選擇,北大荒海納百川從不缺乏包容性,正是來自天南地北的建設者們成就了今天的“北大倉”。

  北大荒的建設者們用70餘年時間,讓黑龍江農業生產格局發生巨變,“中華大糧倉”已成為黑龍江最耀眼的名片。一代代北大荒人傳承著北大荒精神,在黑土地上辛勤耕耘,為祖國種好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