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黑土地上崛起“大國糧倉”
http://www.CRNTT.com   2022-12-05 17:48:10


 

  目前,超越合作社1畝地的托管費是350元,包含種子、化肥、農藥和農機耕、種、管、收、運全程作業費,此成本比當地小農戶自主經營節省100元以上,還能增產15%左右。農民選擇托管方式比土地流轉每畝不但多收益300元左右,還實現了勞動力有效轉移,增加非農收入。如今,土地托管越來越受歡迎。

  “我們不斷探索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中的有效辦法,嘗試推廣了‘耕、種、管、收、售’全產業鏈式農業生產全程托管服務,構建了‘金融+期貨+保險’的農產品產值保障體系,實現了小農戶家庭經營下農業生產‘統’的突破。”超越合作社理事長魏剛說,隨著農戶對規模化經營認識加深,嘗到土地托管的甜頭,會有更多人加入進來。

  經過多年探索,黑龍江在土地流轉和農業生產全程托管方面形成了相對成熟的作業服務模式、金融支持機制和風險防範措施。專家建議,在確保土地承包權基本穩定前提下,應想方設法克服土地承包權帶來的土地條塊分割問題,加快構建生產托管等新型生產關系實現土地適度規模化經營,從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提升糧食產能潛力。

  推進黑土地保護性耕作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加強黑土地保護,是提升糧食產量的“關鍵密碼”。今年黑土地保護法出台,讓黑土地保護有法可依。但仍要看到,黑土地大規模開發建設半個多世紀以來,黑土地“變薄、變瘦、變硬”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黑土地保護仍面臨諸多問題。

  從現實來看,土地作為農業生產的基礎性資源,仍不時出現相關違法問題:在黑土地上亂占亂建;黑土區水土流失出現侵蝕溝,導致黑土地數量減少、土層變薄,但在侵蝕溝治理上,資金缺口大、地方推進緩慢;農業生產過度依賴化肥農藥……全方位構建黑土地保護生態系統任重道遠。

  可喜的是,人們對黑土地的保護意識正在逐步加強,“田長制”責任體系正在構建完善,不同技術路徑下的黑土地保護模式也在得到應用推廣。如今,保護性耕作模式成為黑土地保護的一項重要技術路綫,正讓黑土地“重返青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