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維旭 |
吳維旭:豐富“兩制”內涵為統一後涉台治理奠定基礎
今天非常難得由中評社發起和組織兩岸三地的青年學者在線上討論。自從今年8月佩洛西竄台之後,關於“一國兩制”和台灣問題的討論非常多,成為相當熱門的話題。
兩岸統一面臨的基本問題與矛盾
大家都知道,1993年至今中央政府已經公開發表了三份具有歷史意義的對台白皮書,系統性地闡述了兩岸關係既存問題和政策方向,重申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實和現狀,體現了大陸對台政策的一貫性、連續性、穩定性與堅定性。
當前兩岸關係局勢的緊張,不衹是從今年佩洛西事件和“台灣政策法案”在美國參議院外委會通過,在這之前兩岸關係就存在一些基本的問題和矛盾,並未因近期外部勢力介入而出現本質性的變化。這些問題和矛盾具有一定程度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我嘗試做一些歸納:
第一個矛盾,是統派力量在台灣內部逐漸式微。2000年之前,台灣當局所有兩岸關係論述都表態要追求兩岸“一國”的終極統一,但自李登輝執政尤其是民進黨上台之後加速操弄“去中國化”,世代更替下台灣中青年世代的“中國”國家認同持續偏低,雖在族群與文化上多數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台灣地區在法理、教育上基本完成了本土化的意識形態構建。2008年兩岸開啟大交流、大融合併取得顯著成就,但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挾洋謀獨”,污名“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壓制打擊統派力量,島內統派力量的內生性存續資源受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