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歷史典籍裡的中醫——讀《聽歷史講中醫》
http://www.CRNTT.com   2022-11-29 19:28:08


  中評社北京11月29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近期,拜讀了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熊益亮教授和他曾經的碩導林楠教授的新著《聽歷史講中醫》,讓我一下子想起前段時間央視熱播的《典籍裡的中國》。中醫,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但深究起什麼是中醫,恐怕每個人心目中的中醫是不盡相同的。誠然“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關於何為中醫,首先去讀一下歷史典籍裡的記載,則是相對靠譜和准確的。

  史學與中醫學之淵源

  說起“中醫”之名,早在史籍《漢書·藝文志》中便可見到,其雲:“故諺曰:‘有病不治,常得中醫。’”當然,這裡講的“中醫”不同於今日之內涵,是指中等水平的醫生。所謂“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大致而言便是指得病之後不去治療,其自我痊愈率可能大致與中等水平醫生的治療效果相當,強調的是生命本身的自我修複能力。這種理念貫穿於中醫認知生命與疾病的始終,與中醫養生和治療所追求的中和之道完全吻合。所以,不讀史籍裡的中醫,怎會尋得關於中醫的正解?書中盡管未曾明言他的寫作初衷,但我以上的揣測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吧。

  司馬遷曾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不讀史,不足以知古今,觀興衰。中國古代有很好的治史傳統,官方編撰的“二十六史”之外,隋唐以來更是私人著史成風,史籍文獻數量驟增,汗牛充棟,門類衆多。例如,《四庫全書》便將史部文獻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雜史、別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共十五個大類。何謂史學?古無史學、六經皆史、史外無學等等,前賢學者所論不一。《聽歷史講中醫》第一章緒言中,便在簡要分析史學基本概念和範疇的基礎上,對“二十六史”紀傳體正史類史籍、《資治通鑒》等編年體史籍和“十通”等政書類史籍進行了精煉的介紹。上述歷代史籍中記載了許多與醫學相關的內容,如醫學人物、醫事制度、醫學教育、醫籍文獻等,成為我們了解中醫歷史面貌與發展嬗變的較為靠譜的一手資料。正因如此,許多前輩學者對其有頗多關注,如1982年陳邦賢先生便著有《二十六史醫學史料匯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