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歷史典籍裡的中醫——讀《聽歷史講中醫》
http://www.CRNTT.com   2022-11-29 19:28:08


 

  以醫學人物為例,《史記》為扁鵲和倉公淳於意立傳,開創了正史為醫家列傳的先河。司馬遷雲:“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扁鵲言醫,為方者宗。”在扁鵲醫學文獻大量亡佚的今天,司馬遷所言對於我們全面理解與合理評價扁鵲在秦漢中醫學術史中的坐標和地位,具有重要的啓迪意義。2013年成都老官山漢墓扁鵲學派醫學文獻等出土醫學文獻的發現,也佐證了司馬遷的記載和界定。再以醫籍文獻為例,史籍的藝文志、經籍志等目錄之學,是我們了解歷代中醫文獻存佚、分類和源流演變的重要憑借。如《漢書·藝文志》將方技(包括但不限於今天所言之中醫)分為醫經、經方、房中和神仙四類,被今人奉為經典之經典的《黃帝內經》之名便首見於其中的醫經類。我曾結合《漢書·藝文志》對方技之學四門類內容主旨的概括,以及馬王堆等出土醫學文獻,對司馬遷關於扁鵲的相關表述進行了分析,寫過一篇小文章《“扁鵲言醫,為方者宗”:方技學視域下的詮釋》(《中醫雜志》2019年第19期)。如果沒有上述史籍給予的啓迪,是完全無法實現的。書中言史著中所記載的醫藥學內容非常豐富,是可靠性很強的醫學史錄,也是研究和學習中國傳統醫學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文獻,尤其對於構建中國醫學史、發掘中醫歷史發展規律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誠非虛言!

  展現中醫的歷史與傳承

  基於上述緒言所講史學與中醫學的淵源,《聽歷史講中醫》的主體內容,即第二章至第五章,便從醫事制度、醫學教育、著名醫家和中醫文獻四個方面,展現了古代中醫的面貌以及中醫的歷史傳承與發展。

  醫事制度,即官方醫政之事,涉及醫學行政管理、醫學分科、考核升遷等,至遲於周代便已確立,如《周禮·天官》有食醫、疾醫、瘍醫和獸醫之分工以及醫師考核之法。其後歷代沿襲演進,至唐宋逐漸完備,明清之時又有所調整,本書第二章對此有細致梳理。雖如書中所言古代醫政的重點是宮廷醫療,但其意義卻遠不限於宮廷醫療。例如,宋代官方設置的校正醫書局,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政府成立的專門的醫書整理機構,今天大家耳熟能詳的諸多中醫典籍,如《黃帝內經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方》《脈經》《針灸甲乙經》《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便經其整理而得以流傳至今。這是關乎中醫傳承的大事,其意義不言而喻。

  古代醫學教育,大致可分為官辦醫學教育與民間醫學教育兩大類。廖玉群先生曾取“繁露”(古代帝王貴族冕旒上所懸的玉串)之隱喻,以《繁露下的岐黃春秋》為書名對官辦醫學教育有過專論。帝王繁露,平民草澤,倒也是貼切的比喻和對照。民間醫學教育,或師承或私淑,是古代中醫教育的主要形式。最具規模,卻較為零散,正史史籍所載部分名醫傳記中雖有所涉,但記載之重點則在官辦醫學教育。我國官辦醫學教育的開設并不算晚,南朝劉宋時期太醫令秦承祖奏請設置“醫學”,開其先河,至唐代則設太醫署,乃最早的官方醫學教育機構,此後歷代官辦醫學教育體系基本上是在此基礎之上加以改進和完善的。官辦醫學教育雖然規模有限,亦難以“飛入尋常百姓家”,但其分科、學制、教材、考核、考試等設置之法,依然可以作為今日高等中醫院校教育之鏡鑒,我想這是《聽歷史講中醫》第三章對歷代官辦中醫教育詳加梳理的重要原因所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