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歷史典籍裡的中醫——讀《聽歷史講中醫》
http://www.CRNTT.com   2022-11-29 19:28:08


 

  本書最後兩章為醫家和醫籍,雖列於最末,卻是中國醫學史歷史書寫與研究的重中之重。前文已叙,《史記》開創了正史為醫家立傳之先河,而後歷代官修史書承襲其例。不僅如此,《史記》還深刻影響了古代醫史專書的編寫,如唐代甘伯宗《名醫傳》、明代李濂《醫史》、明代熊宗立《醫學源流》、清代王宏翰《古今醫史》等,皆是以醫家傳記為體例。《聽歷史講中醫》第四章對“二十六史”中立傳的醫家進行了統計,選取其中二十一位最為著名的醫家進行了專門介紹,并附以史書原傳便於讀者參閱。這二十一位醫家,從先秦至明清,既有普通人耳熟能詳的扁鵲、華佗、葛洪、孫思邈、李時珍,也有諸多深刻影響了中醫學術發展與臨證辨治體系豐富的知名醫家,如“兒科鼻祖”錢乙,“金元四大家”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易水學派”創始人張元素,溫病“衛氣營血”辨治的開創者葉桂,等等。

  中醫古籍是中醫知識傳承的基本載體,據《中國中醫古籍總目》(2007年12月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所載1949年以前出版的中醫古籍為13455種。清代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中曾雲:“目錄之學,學中第一緊要事,必從此問途,方能得其門而入。”“凡讀書最切要者,目錄之學。目錄明,方可讀書;不明,終是亂讀。”《聽歷史講中醫》第五章主要從目錄學的視角,對“二十六史”、通志類和通考類史著中著錄的中醫文獻進行了列舉。對於普通讀者而言,這些目錄羅列讀起來難免會稍顯枯燥,但不妨將其作為“賬目”之用,以備將來按圖索驥。

  1919年陳邦賢先生撰成《中國醫學史》,開創了真正意義上的近現代中國醫學史研究,迄今已百餘年。當前的中國醫學史研究,愈趨多元化,諸如醫療史、社會史、文化史、知識史等研究視野及思路方法的引入,也讓作為歷史而存在的“中醫”呈現出更加細致、立體和豐滿的面貌。在我個人看來,精英思想世界與一般民衆的思想世界同樣重要,宏大叙事與細小叙事不可或缺,彼此并無高低之分。從這個角度而言,益亮與林楠教授的《聽歷史講中醫》試圖呈現歷代史籍中的中醫,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有些“老套”,但依然是我們了解中醫歷史的“正途”。它不應被替代,也更不應被遺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