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道中華丨關公竟然也是這些民族的神靈!
http://www.CRNTT.com   2022-11-22 17:02:53


 
  藏傳佛教萬神殿裡的“格薩爾”

  在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海棠山的摩崖石刻造像群中,有一處“騎馬關老爺”造像:關公一身戎裝,騎在赤兔馬上。他左手牽著繮繩,右手持青龍偃月刀,胸前有五縷長髯,前後祥雲環繞。引起學者特別關注的是,關公身後側刻有一枚方形藏文印章,漢譯為“敕封班禪額爾德尼之印”。在佛龕之外的穹頂上刻著一行藏文,漢譯為“關老爺”;左右刻有一副上下兩端飾以祥雲、雙層蓮花瓣圖案的蒙古文對聯,漢譯為“福分就好比細長的悉多河水那樣豐沛,壽數就好像月亮的如意寶珠那樣美好”。在地處東北的關公造像中出現如此明顯的蒙、藏文化因素,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歷史秘密?

  其實,蒙古人早在金元交替之際就已接觸到關公信仰,鑒於解州池鹽對國家財政的重要性,他們很自然地延續了宋、金兩朝在崇奉鹽神關公這件事上的做法。待蒙古人憑借其空前的武功入主華夏、建立元朝之後,勇武過人的戰神關公對他們來說定然有著獨特的魅力。史料記載,元代宮廷舉行的盛大佛事法會“游皇城”,抬關公神像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全國各地開始普遍建立關王廟,元大都城的民眾受上層統治者的影響,也在端午節舉行盛大的賽關王會。到了明後期,崛起於東北的清朝統治者將其與蒙古上層的關係比作是劉備與關羽,一來是以關羽的特殊地位籠絡對方,二來則是利用關羽的忠義精神羈縻蒙古。清代,伴隨著內地的駐屯官兵、旅蒙商人、墾荒民眾拖家攜口地來到蒙古地區,供奉戰神、財神關公的廟宇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蒙古高原上,在歸化城、恰克圖、烏裡雅蘇台等城鎮都建有關帝廟。由此可見,騎馬關老爺造像中出現蒙古文對聯並不令人意外。

  至於造像中藏文的出現,則與藏傳佛教對於戰神關公的吸納,以及蒙古人對藏傳佛教的皈依有關。

  元代,戰神關公的形象就已傳入藏傳佛教。明代晚期以降,隨著內地與藏區之間人員往來、經濟文化交流的加強,藏傳佛教文化占據主流的各藏區內陸續建立起一些關帝廟。尤其是在清朝前期出兵平定西藏、青海地方動亂之後,派駐當地的官兵也把對關帝的虔誠信仰帶了進來。對於來自漢地的神靈關公,藏傳佛教的章嘉活佛、土觀活佛、六世班禪等活佛高僧並沒有將其拒之門外,而是出於加強藏區與中央之間的聯繫,維護藏與滿漢各族的友好團結的考慮,通過撰寫祈供文來詳細介紹關公的來歷和祭祀儀軌,將關公列入藏傳佛教的護法神行列。在祈供文中,章嘉活佛還現身說法,講述了關公通過托夢方式幫助他躲過赴京途中的災難,允諾守護佛法的故事。而關公紅臉美髯的形象,與藏傳佛教中的護法神赤尊贊、戰神格薩爾等頗為相似,使得關公很容易被普通藏民附會為相應的神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