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調整房屋經濟政策 破解香港深層次矛盾
http://www.CRNTT.com   2022-11-15 11:17:45


  中評社香港11月15日電/據文匯網報導,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對香港發展有指導性意義。貧富差距持續擴大是香港根深蒂固的深層次矛盾之一,香港的稅前堅尼系數在2001年至2016年期間,持續超過0.5。房價飛漲更擴大了資產層面的社會不平等,積累社會怨氣和消極氛圍。特區政府應推動再工業化政策,開拓社會多元經濟發展空間,重建橄欖型社會,這既是香港走向共同富裕的關鍵,更是消除深層次矛盾的關鍵所在。

  香港市民收入差距擴大,源於對中轉服務業的依賴。香港產業結構固化,並且以中轉服務業為主,包括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專業及工商業支持和旅遊業,在2000年占香港經濟比重49%,2021年占57% 。金融業和專業及工商業支持業附加值最高,但創造的職位有限; 貿易物流附加值和就業吸納能力中等,但優勢隨著國家開放與發展成熟而消退; 旅遊業及相關的消費零售業附加值最低,但就業吸納能力最高。香港產業單一化使社會發展空間萎縮,有待特區政府想辦法扭轉局勢。

  遏止樓價飛漲

  資產層面的差距源於房屋價格飛漲,迫使中產社會漸漸萎縮。房屋既是家庭在面對生活逆境(例如患病及失業)時的財務保障,也是重要的財富增值來源。香港樓價於15年內急升近4倍,自置居所比率整體走勢下跌,2020年為51.2%。2004-2019年間住戶月入中位數的增幅(78%)遠遠追不上樓價的增幅(391%),35歲以下的年輕世代戶主在整體自置居所戶主中的比例,於23年間由22.1%大幅收縮至7.6%。房價的提升使原來沒有物業的家庭更難置業,如果他們未能置業,就不得不租住房屋。家庭為了置業儲蓄或是交租過多,便會壓抑消費支出。房屋價格升幅過高,不但擴大家庭間的財富差距,更會壓抑房地產以外的行業,拉大貧富懸殊。

  推進再工業化

  特區政府應推動再工業化政策,開拓社會多元經濟發展空間。再工業化可培育多元產業,並與香港大專院校的研發優勢相輔相成,擴大中產成長空間。香港應運用好既有優勢,發展多類型產業,特別要注重提升創新及科技中心的地位。當中選項包括但不限於健康科技、食物科技、綠色科技、農業科技、半導體、奢侈品售後維修、飛機發動機和零部件維修等等。以上行業都是具備潛力的行業,或是曾經發展得不錯的行業,附加值高,對於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相對不敏感,而且可憑借香港中轉服務業雲集的優勢作進一步發展。為此,特區政府應在“北部都會區”發展公營產業園區,扶持具備潛力的先進製造業,令收入分配更平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