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直擊隱秘角落,讓藝考培訓不再野蠻生長
http://www.CRNTT.com   2022-10-30 10:44:32


  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電/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藝考應該是純粹的、公正的,學生追求藝術的夢想,絕不該被一些培訓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玷污。

  嚴厲打擊性侵行為,直擊招考舞弊等違法違規亂象……近日,教育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部署開展藝考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向藝考培訓亂象“亮劍”。

  據悉,此次行動主要聚焦四方面的工作:全面排查摸底,依法查處無證辦學機構;核查從業人員資質,依法清退不符合要求的從業人員;嚴厲打擊性侵、猥褻等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查處機構涉及虛假宣傳、虛構原價、價格欺詐、招考舞弊等違法違規行為。

  近些年,通過藝考進入大學的賽道越來越“卷”,相關培訓市場也蓬勃發展起來。據共研網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藝考培訓人數達103.5萬人,藝考培訓市場規模達到535.6億元。與此同時,有關藝考培訓、招考的亂象也逐漸進入公衆視野。
  
  比如,有的培訓機構利用信息不對稱,故意制造“內幕焦慮”,通過設立天價“保過班”等形式,忽悠家長和學生“拿錢買證”。有的同藝術院校的招考老師打通內部關系,假借上課、輔導等名義進行招考舞弊,形成利益輸送鏈條。水漲船高、動輒數萬元的培訓費用,給很多普通家庭帶來不小的經濟負擔;各種或真或假的藝考“黑幕”傳說,也侵蝕著社會對招考公平的信心。

  更惡劣的是,一些機構從業人員還會利用學生渴望進入心儀大學的心理,以幫助面試、備考為借口,性侵、猥褻未成年人。今年9月,某知名藝考機構人員杜某某就被曝涉嫌誘奸未成年人,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由於藝考集訓的環境相對封閉,學生遠離父母,很容易受到不法從業者的精神操控。而且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很多人在受到侵害後,會因為恐懼、羞恥等原因,對自身遭遇閉口不談。如果缺乏監管,這些不軌行為就可能持續蔓延,嚴重損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