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福棟:托舉戰鷹安全的機務尖兵
http://www.CRNTT.com   2022-10-01 15:55:02


 

  李福棟下決心要當一名合格的機務兵,無論是在近五十度高溫如烤箱般的設備艙內,還是鑽到幾乎沒有立錐之地的狹窄部位,他都要用最大的耐心與細心,維護戰機萬無一失。一次,位於座艙內部的某設備出現故障,他用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跪在座椅上操作了前後將近十個小時。

  北部戰區空軍某旅機務大隊技師 李福棟:這個故障件位置很偏,很難拆,需要跪在座椅上,頭朝下,一點一點地拆,整個過程很痛苦,雖然渾身酸痛,但是在機件更換成功的那一刻,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架現代化飛機,綫路元器件成千上萬,還要經歷各種複雜飛行狀況,很多故障處理無章可循。一次,飛行員反映某個設備參數在空中偶爾出現異常,但在地面上反複調試卻一切正常。

  北部戰區空軍某旅機務大隊技師 李福棟:那段時間只要是閉上眼睛,腦子裡邊就是這個故障,吃飯的時候也是,走路的時候也在想,有的同事跟我聊天,我都聽不到他們在講什麼。後來我們慢慢地摸索出了一點經驗,成功地把這個故障排除了,這個經驗也給同機型的部隊帶來一些借鑒的意義。

  在李福棟看來,自己的崗位雖然普通,但是把每一項技能、每一個細節做到最好,同樣是對部隊提升戰鬥力的貢獻。他主動向生產廠家拜師,勤學苦練,掌握了許多過去專業人員到場才能處理的檢修項目,增強了應急搶修能力。這套可視化標准流程圖册則是李福棟與戰友的崗位創新成果,解決了過去每人操作習慣不同、技術標准不統一的問題,而且大大優化流程,為戰機備勤爭取了更多寶貴時間。

  北部戰區空軍某旅機務大隊技師 李福棟:原先可能用三十分鐘才能拆完一個件,現在我們用十分鐘就能把它拆下來,這就是我們在不斷的工作當中,大家一起去想方法,去搞創新,大大地提高了我們的保障效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