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校內校外結合,讓青少年科普有益有趣
http://www.CRNTT.com   2022-09-27 09:40:54


 

  呂文清提出,今後科普工作有待建立分級、分類、分層標准體系,研制科普操作方法指南,設計能力評估及准入制度。“具體到一個科普產品的開發,各學段難易程度、結構順序、呈現方式如何設定,要把握好學習者、學習內容、學習環境三個基本維度,綜合考量身心發展水平、認知能力等關鍵要素,確保科普產品達標、可用。”

  劉瑛更期待的是科普效果評估標准和頂層設計。“我們現在很大程度上不考量科學教育的結果,一說科普工作,就是多少人次參觀了科技館、博物館,那麼,參觀後記住了什麼?孩子對什麼最感興趣?很少會收集這方面反饋。再如,同樣是參觀新疆科技館,對於南疆農村孩子來說可能‘都很新奇’,而對於來自大城市的學生,可能單單看文字、聽講解已經‘吃不飽’了。再如中小學跟高校科研機構的聯合,應該先弄清楚孩子需要什麼、想聽什麼,而不是憑主觀判斷請來科研人員幹巴巴地做報告。當然,這些不只是學校或機構單方的責任,需要從頂層做更好的設計。”

  “一是在科普中更突出科學內涵,讓科學精神貫穿於教育全過程,更加突出科學觀念、思維能力、探究方法、態度責任等高階素養的培育;二是建立科普產品准入機制,讓有資質的機構和人員做科普,讓達標的科普產品傳播與流通,整體提高科普資源供給水平;三是國家承擔科普資源建設主體責任,制定分級分類標准,建立科普質量監管體系,加快組建國家科普資源庫和數字平台,確保科普資源優質、多樣,既安全又養分足。”呂文清說出自己的期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