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華社:濫用美元霸權輸出通脹衝擊全球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2-09-07 17:18:29


  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據新華社報道,今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連續四次加息,其中6月和7月分別加息75個基點,為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最大幅度的集中加息。美元因此持續走強,國際資金回流美國,造成不少國家和地區通脹高企、貨幣貶值,甚至面臨債務違約等風險。

  分析人士指出,為刺激本國經濟,美國一度堅持財政、貨幣政策雙“放水”,如今又急速收緊貨幣政策,其背後是經濟形勢誤判和決策應對失效。美國財政和貨幣政策依托美元霸權一再擾動全球金融市場,不僅損害美國信譽,還將風險轉嫁給其他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經濟一大亂源。

  全球通脹“美國輸出”

  當前,世界經濟尚未從新冠疫情中完全恢複,不少經濟體增長放緩,還要遭受美國財政、貨幣政策帶來的額外壓力。

  去年初就有經濟學界人士警告,美國大規模刺激政策可能引發“一代人未曾見過的通脹壓力”。美國政府則堅稱通脹是“暫時現象”,繼續推進數萬億美元刺激計劃。

  近來,美國轉而激進加息推高美元指數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讓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承壓,輸入性通脹高企。

  歐元區通脹率近期再創新高。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歐元區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9.1%。歐元區19個成員國中有9個國家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兩位數。為遏制通脹惡化,歐洲央行7月啓動10餘年來首次加息。

  德國《南德意志報》評論道,歐洲央行已被美聯儲帶入加息節奏,不得不更大幅度提高利率應對通脹,歐元區經濟衰退風險陡增。

  日本民間機構最新調查顯示,國內漲價商品將超過1.8萬種。日本媒體和專家普遍認為,國內面臨輸入型通脹,根源在於以美元計價的進口商品價格大幅上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